約大牌|北京冬奧組委部門負責人系列訪談之場館管理部部長姚輝
2022-01-16 09:26:30 來源: 新華網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原標題:厲兵秣馬 力求最佳賽場賽道——專訪北京冬奧組委場館管理部部長姚輝

  新華社北京1月15日電 (記者牛夢彤、展鵬、王浩宇、盧羽晨)從4日開始,北京冬奧組委場館管理部每天平均要接待100多名境外人員,並安排他們到小閉環內的各場館中工作。賽場如戰場,距離北京冬奧會開幕不到一個月,比賽未至壓力倍增,部長姚輝和他的團隊在“戰備”狀態中,為在賽時向全世界呈現最佳賽場賽道做最後的衝刺。

  北京冬奧組委場館管理部部長姚輝

  把98%的問題都解決在場館層面

  面對兩地三賽區場館運行繁瑣龐雜的工作,賽時如何有序、高效地統籌管理成了大挑戰。姚輝在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事前準備”十分重要。“各個場館要提高自主運行的能力,把賽時98%的問題都解決在場館這個層面,這是有條件的,比如説(用)我們強調的‘一圖一表一冊’。”

  據姚輝介紹,“一圖”是指場館運行圖,會標明場館內每一層每一間房的用途,同時針對不同客戶群的流線也做了説明。“這次疫情防控我們分了閉環內和閉環外,要求是分區不重疊,流線不交叉,怎麼樣通過前期的設計實現防疫要求,這要下很大功夫。”他説。

  1月12日拍攝的首都體育館內景。新華社發(王洋攝)

  此外,“一表”是工作人員的賽時運行時刻表,會細化到每分鐘、每個點位、每個人的工作職責,這是根據場館內30多個業務領域所擬合成的大表,能夠更加貼近賽事運行的真實狀況;而 “一冊”則是各種應急預案手冊,根據不同的崗位,不同的場景,可能觸發的不同的突發事件,都設計詳細的應急預案。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姚輝相信“一圖一表一冊”能成為指導冬奧各場館有序運行的最佳行動指南。“有了它們,各個場館才能夠獨立地做好自身的運行工作,為到館的各個客戶提供最佳服務,這樣我們的運行才有底氣。”

  以運動員為中心 打磨場館軟硬體

  為保障運動員心無旁騖地在賽場賽道上發揮出最佳水平,除了通用政策的執行,姚輝透露針對具體項目的特點要求,各個場館也會做個性化的準備。

  “冰上場館在室內很少受天氣的影響,但對場館的硬體設施要求非常高。”姚輝以同時舉辦花樣滑冰和短道速滑比賽的首都體育館為例,“花滑(運動員)要急停急轉跳躍,冰要有一定的厚度,但短道速滑(運動員)又需要有一定的速度,要蹬上有勁,保證速度不‘吃冰’。這樣的話對兩個項目的快速轉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這也是首都體育館這次比賽一個非常重要的工作內容。”

   2021年4月6日,在“冰立方”舉行的冰壺項目測試活動。新華社記者 彭子洋 攝

  同樣對冰面有較高技術要求的,還有冰壺比賽場館——國家游泳中心“冰立方”。“冰壺對室內的溫度跟濕度有很高的要求,我們通過科技冬奧的項目能夠在冰壺館分層控制溫度,比如冰面是零下18度,外場能達到零上一二度,觀眾席能達到十六七度,既不讓觀眾覺得寒冷,又讓冰面不因為溫度過高而降低質量。”姚輝説。

  雪上項目受天氣影響較大,在場館運行上便加大了對氣象的保障要求。“我們的氣象團隊經過幾年努力,在延慶的高山滑雪賽道已經可以做到分鐘級和百米級的預報,這樣就可以看比賽是否具備(開始)條件。”他説。

  溫度對賽道的影響也是雪上場館運行的關注重點。極低的溫度,可能會造成電氣設備運轉故障,而極端的升溫,帶來的影響更大。

  2021年11月7日拍攝的張家口賽區國家跳&滑雪中心(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楊世堯 攝

  姚輝回憶,在去年2月的測試活動中有一兩天的急速升溫,導致冬季兩項滑雪場賽道雪面融化,無法進行比賽,之後他們便在各個雪場制定了快速補雪、修整賽道等計劃,確保比賽能在高水平的場地上進行。

  疫情防控 要硬度也要溫度

  如何在確保疫情防控安全的條件下,輔助協助各個利益相關方在場館內順利完成各項任務,對於冬奧會組織者來説是一個全新的挑戰。

  “既要有硬度,也要有溫度。”姚輝説。

  “(賽時)採取嚴格的閉環管理,封閉地居住活動,保證不與社會面發生接觸,最終實現社會面的疫情不對場館內産生影響。同時我們場館內一旦出現疫情,也不對社會面産生影響,保證了冬奧會組織者、參與者以及觀眾,大家都放心。”

  工作人員在國家冬季兩項中心通道內經過。新華社記者牟宇攝

  場館防疫的溫度首先體現在雙向理解與尊重。去年頒佈《防疫手冊》第二版前,北京冬奧組委通過視頻與外方不同的客戶群開了十幾場的政策説明會,來講手冊、講要求,達成共識。“讓他理解之後去遵守,這就是我們人性化管理有溫度的體現之一。”

  隨着開幕的臨近,溫度也體現到了場館運行的工作細節中。“在近期的小閉環工作期間,我們發現到館工作的外方人員,有的只戴普通的外科口罩,這是不符合疫情防護手冊要求的,我們的工作人員就會及時提醒他,並給他遞上一個N95口罩,讓他更容易接受我們這些要求。”姚輝説。

  國家速滑館內景。新華社記者 程婷婷 攝

  提及對冬奧會的期待,姚輝現在的心情既期待又複雜,期待神聖的一刻,同時也分秒必爭地檢視着當前的工作,做最後的衝刺。

  “我們場館運行人準備好了,用最好的設備、最好的狀態、最專業的水準,去處理各種問題,保證各個場館的高效順暢運行,保證運動員能夠安全地在賽場賽道上發揮最高水平,為世界呈現一個簡約、安全、精彩的北京冬奧會和冬殘奧會。”姚輝説。  

  出品人:許基仁、劉健、錢彤

  製片人:周傑、周紅軍、劉加文、薛劍英

  監製:肖陽、彭東、馬軼群

  統籌:倪宏、展鵬、吳俊寬、姬燁、侯大偉

  記者:牛夢彤、展鵬、王浩宇、盧羽晨

  攝影:張斌、高民輝

  剪輯:張治國、鄭鋮

  編輯:張悅姍、吳博文、王浩宇、鄭道錦

  新華社體育部

  新華網

  聯合出品

+1
【糾錯】 責任編輯: 許藝林
北京要聞
  • 冬奧會發布遺産報告集 多項成果轉化為現實遺産
    《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遺産報告集(2022)》19日在北京發布。
  • 呈現高光時刻 冬奧頒獎廣場開展電力大負荷試驗
    北京冬奧會延慶頒獎廣場近日舉行全要素演練,舞檯燈光音響等負荷全部開啟。國網北京亦莊供電公司頒獎廣場電力保障團隊經理王碩介紹,電力團隊與冬奧組委運行團隊結合場館全要素演練同步開展測試,保障萬無一失。
  • 現有疫苗對預防奧密克戎變異株感染有保護作用
    市衛健委副主任、新聞發言人李昂&&,世界衞生組織強調,目前疫苗接種仍是最安全、最經濟、最有效的防控措施。新冠疫苗接種率低的人群感染新冠病毒和發生重症風險更高,世界衞生組織發布的數據顯示,全球新冠重症病例中,90%的患者未接種新冠疫苗。
  • 北京實施一批疏堵工程 多條環路高速路增設&&口
    今年,建國路南輔路(北京電視台—大望橋段)計劃改造,擬把現況4.5米寬步道留出3.5米,作為公交站&專用,把現有非機動車道作為公交專用道使用。地鐵六里橋站接駁道路,紅軍營南路、馬家堡東路與西馬場路交叉口,今年也計劃完善行人過街設施。
  • 北京政務服務水平將全面升級 1000個事項全程網辦
    記者從北京市2022年政務服務工作會上獲悉,今年,全市將繼續聚焦企業、群眾急難愁盼,健全接訴即辦配套制度,加強主動治理、未訴先辦,推動“辦實事、解難題、促治理、推改革”取得明顯成效。
我為冰狂
我為冰狂
專訪北京冬奧組委技術部部長喻紅
專訪北京冬奧組委技術部部長喻紅
北京公交集團212部氫燃料新能源車服務冬奧
北京公交集團212部氫燃料新能源車服務冬奧
北京冬奧這樣“下館子”
北京冬奧這樣“下館子”

01007006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82669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