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12日),北京青年報記者從通州區市場監管局獲悉,去年北京城市副中心市場新設市場主體21624戶,同比增長10.27%,市場主體總量全市排名第4,創5年新高。截至去年12月底,通州區市場主體總量達172140戶,億元以上企業1522家。去年北京城市副中心在北京市營商環境評價中位列第三。
據通州區市場監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2021年,通州區共新設企業21411家,其中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産和供應業、製造業、居民服務修理和其他服務業增長迅猛,分別增加75、35、4467家,增長數量位居前三名。新設外商投資企業207家,總數達到了1181家。在172140戶市場主體當中,企業總計1.45萬戶,其中科技類企業41386家,批發和零售業類企業28567家,租賃和商務服務業類企業20372家,位居企業數量前三位。據介紹,通州區日均新設企業90戶,每千人擁有市場主體數達107.28戶,千人擁有市場主體數量位居全市第一。
告知承諾即可辦理登記業務
北青報記者了解到,去年,通州區市場監管局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構建新型營商環境高質量發展格局。去年5月,通州區市場監管局圍繞重點産業落地、知識産權創造與保護、監管方式改革、“環球主題公園”項目建設、“京津冀一體化”協同發展等六個方面,牽頭制定了《關於服務“兩區”建設優化營商環境促進副中心發展的實施意見》,明確了優化副中心營商環境的目標和任務,一攬子推行了27項具體舉措。
“我們針對企業開辦的全過程的難點、痛點、堵點進行深入的分析研究,全面施行‘全程電子化登記’。目前已有2.4萬戶市場主體通過告知承諾辦理了登記註冊業務,佔到全部業務量98%以上。”通州區市場監管局登記註冊科副科長王詩雯説。2021年中國(北京)自由貿易試驗區新設企業2700戶,佔全區新設企業的15%,“兩區”範圍內市場主體活力增長趨勢強勁。同時,通州區市場監管局還在自貿試驗區先行先試,開展商標註冊及商標權質押登記業務,設立受理窗口,目前共受理商標申請411件,其中註冊申請158件,吸引一批知識産權專業平台、服務機構落戶副中心。
註冊登記便利化跨越升級
去年,通州區市場監管局在優化北京城市副中心的營商環境工作中不斷探索,在便利化服務措施上下功夫。2021年實現了“證照聯辦”向“一照含證”再到“一照含多證”的階梯式跨越升級。將食品經營許可、小餐飲許可、小食雜店備案等4個食品審批高頻事項納入首批改革範圍,並在全市率先推行營業執照與食品審批的“一次填報、並聯審批、一次辦結”。同時將企業食品經營許可,藥品零售許可,第二類、第三類醫療器械經營許可等證面信息合併加載到營業執照,通過掃描營業執照上的兩個二維碼即可隨時隨地進行查詢和信息比對。
“我們將多种經營許可證面信息加載到營業執照上,企業在申請開辦時僅需準備一次材料,通過網上系統進行提交就可以同步辦結。更重要的是,今後企業也不用拿着厚厚的一摞執照和許可證,只需一張營業執照就可以滿足日常到相關部門辦事、去銀行開戶或是簽訂合同協議的需要。”王詩雯説。繼去年5月北京錦熹文化傳媒有限公司通州分公司成為通州首家實現“一企一照、一照准營”的企業後,目前已有10余戶企業享受到政策紅利。
市場准入登記審查實現“秒批”
營商環境好不好,企業説了算。去年3月,稻香村通州朗清園店的負責人趙女士提交登記材料僅僅幾分鐘,後&的打照機就把執照打印了出來。“之前聽説副中心的登記業務能實現‘秒批’了,沒想到真這麼快,營業執照到手裏還是熱乎的。”趙女士説道。據了解,通州區市場監管局對涉企經營許可事項推行“證照分離”改革,企業申報登記事項後,登記機關後&審查“秒批”,營業執照立等可取。同時,通州區市場監管局還充分挖掘北京市e窗通登記服務平台全程網辦的技術優勢,通過創新“網上審批+跨域寄遞”辦理模式,突破性地實現了京津冀地區市場主體“跨省通辦”。(本報記者 王薇 通訊員 潘若莼)
-
滑行助推器——我為冬奧冰雪訓練“加速度”
2021年11月3日,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院路校區附近的一處空曠場地,柯鵬(右)與他的碩士研究生張藝鳴(左)、劉暢飛進行助推器實驗。
-
北京城市副中心新設市場主體同比增長10.27%
昨天,北京青年報記者從通州區市場監管局獲悉,去年北京城市副中心市場新設市場主體21624戶,同比增長10.27%,市場主體總量全市排名第4,創5年新高。據了解,通州區市場監管局對涉企經營許可事項推行“證照分離”改革,企業申報登記事項後,登記機關後&審查“秒批”,營業執照立等可取。
-
節前北京新發地市場蔬果品種豐富供應充足
” 新發地農産品批發市場董事長張玉璽介紹,昨天新發地市場蔬菜供應量為2.2萬噸,加權平均價是每公斤3.49元,去年同期是每公斤4.46元,同比下降21%。在精品水果交易區,“國産水果大王”董廣景正在整理着展示的水果,雲南的蓮霧、枇杷,廣西的柿餅,福建的葡萄柚,四川的果凍橙……各種各樣的水果琳瑯滿目。
-
2021年北京數字人民幣試點交易金額達96億元
1月10日,中國人民銀行營業管理部以線下與視頻形式召開2022年工作會議,總結2021年工作,分析當前經濟金融形勢,並部署2022年重點工作。據悉,去年北京開展的三場大型數字人民幣試點活動,落地場景40.3萬個,交易金額達96億元。
-
高能效低排放 家用燃氣灶具新標準元月起實施
燃氣灶具除了應具備高能效、低排放等新特點外,還必須設有熄火保護裝置,一旦火焰被風吹熄或被湯水潑滅,能自動關閉氣源,避免燃氣泄漏。在熱效率方面,新標準要求,嵌入式灶具不小於55%,&式灶不小於58%,集成灶在未開啟吸排油煙裝置的情況下不小於55%,開啟排油煙裝置的情況下不小於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