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12月29日電(記者張漫子)記者從28日在京舉辦的北京文化消費高峰論壇上獲悉,2021年北京市規模以上“文化+互聯網”企業實現營業收入8952.1億元,佔全市規模以上文化企業營業收入近60%,北京文化消費多元化發展態勢顯著,以短視頻、直播等為代表的數字文化消費增長迅猛,文化消費潛力加快釋放。

12月28日,北京文化消費高峰論壇暨2021北京文化消費品牌榜發布儀式在京舉辦。(受訪者供圖)
北京市國有文化資産管理中心黨委書記、主任劉紹堅介紹,第九屆北京惠民文化消費季各項活動的開展努力克服疫情不斷反復、對線下活動造成較大衝擊等不利因素,在傳播文化消費理念、引導文化消費意願、激勵文化消費行為、助力文化創新發展方面取得顯著成效。圍繞建黨100周年、冬奧、北京“四個文化”、節慶等年度重大活動推出系列精品文化活動;發力線上服務引導,數字文化消費活力得到提升;結合新型業態、新産品和新模式,以“IDO國際動漫游戲嘉年華”“摩登天空音樂節”“凹凸跨界國潮藝術展”等活動為抓手,促進新型文化消費;面向“一老一小”,針對重點人群的精準促進得到加強。2021年9月至12月,共有251個文化企事業單位參與開展350余項活動,大幅增加線上活動的佔比,累計舉辦活動共計31298場,吸引18.46億人次參與線上線下活動,直接拉動消費89.56億元。
論壇現場,第九屆北京惠民文化消費季北京市文化消費研究課題組專家、中國傳媒大學教授范周發布《2021年北京市文化消費報告》。報告顯示,2021年北京市數字文化消費蓬勃發展,在線文化需求持續擴大,文化消費升級趨勢顯著。范周介紹,從供給側來看,2021年北京文化消費的品牌化、品質化供給趨勢明顯,在帶動需求側方面起到重要作用。《覺醒年代》《長津湖》等精品力作極大地提振了市場信心,也引領了行業發展。首店經濟的發展情況也反映出目前文化消費市場的一個側面。2021年上半年,434家首店落地北京,數量已超過2020年全年的落地數。從需求側來看,疫情發生以來,場景化、體驗式消費需求逐漸成為主流,數字文化需求擴容提質加速,“雲端”消費成為常態。
-
北京地鐵對未戴口罩乘客進行勸離 12車站紅外測溫
鋻於北京疫情由輸入期轉入擴散期,2月3日,北京地鐵公司宣布,為進一步確保乘客的出行安全,營造安全的乘車環境,請乘客做好自身防護,佩戴口罩乘坐地鐵,對未戴口罩乘客北京地鐵將進行勸離。
-
十九條支持措施 經營困難企業可調整薪酬穩定崗位
北京市政府辦公廳昨天&&關於進一步支持打好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若干措施,提出五個方面共十九條措施。因受疫情影響導致生産經營困難企業,可以通過與職工協商一致採取調整薪酬、輪崗輪休、縮短工時、待崗等方式穩定工作崗位,盡量不裁員或者少裁員等。鼓勵大型商務樓宇、商場、市場運營方對中小微租戶適度減免疫情期間的租金,各區對採取減免租金措施的租賃企業可給予適度財政補貼。
-
冬奧會北京頒獎廣場完成全要素演練 已具運行條件
昨天 ,2022年北京冬奧會北京頒獎廣場完成了一場全要素演練。此次是北京頒獎廣場首度“帶粧”演練,標誌着北京頒獎廣場已具備賽時運行條件。
-
模式口改造提升後亮燈 已成為京西新的網紅打卡地
元旦假期,整體改造提升後的石景山區模式口大街亮起璀璨的夜景照明燈,許多市民前來休閒觀景。
-
北京地區冬奧場館臨電工程全面竣工 實現全景監控
記者從國網北京電力獲悉,由北京冬奧組委下達使用需求、國網北京市電力公司負責建設的北京地區冬奧場館臨電工程已全面竣工交付。目前,北京地區冬奧場館臨電設備信息已全部接入北京冬奧會電力運行保障指揮&&,實現全天候實時全景監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