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首鋼集團首鋼園運動中心制冰及場地管理負責人劉永亮和其他三名同事開啟了“冬奧時間”,從首鋼園啟程去首都體育館進行冬奧會花樣滑冰與短道速滑賽事冰面保障工作。劉永亮對接下來的工作充滿期待。
39歲的劉永亮是一名制冰師,負責場地冰面前期制冰及後期冰面維護工作。但他的工作卻不僅僅只是製作出高質量的冰面,還需要統籌管理好首鋼園“四塊冰”——冰球、冰壺、花樣滑冰以及短道速滑訓練場館國家隊訓練用冰,為運動員備戰做好服務保障。從2016年至今,由他和制冰團隊共同研究完成的各項比賽制冰方案具有自主知識産權,成為首鋼集團未來在城市服務領域中制冰專業的重要技術資料。
劉永亮曾是首鋼運輸部負責鐵路運輸鐵水的調車員,2010年首鋼老廠區全面停産後,他和很多老員工一樣選擇留守,站好“最後一班崗”。
2016年,一份制冰學習報名錶徹底改變了他的人生軌跡。“當時我覺得制冰很好玩,也想找份有挑戰的工作。”出於好奇心,劉永亮抓住機會報了名,在首都體育館培訓學習了五個月。在外人看來,制冰就是凍水成冰,劉永亮最初也是這麼理解的。可到了現場學習後他才發現,製作冰面過程十分複雜。有人説制冰師是冰上“精雕細琢”的工匠,這一點都不為過:每一步都要嚴控誤差,精確至毫米乃至微米,就連灑水的方式、用量、速度以及地面溫度都有嚴格的要求。
劉永亮一頭扎進了冰場,和國內制冰專家學習制冰,一年後才終於上手進行全流程制冰實操。從看熱鬧到看門道,他經歷了淬火歷練。在制冰過程中,賽道上紅藍色的線條看似簡單,卻是讓制冰師最費神的工序。畫線必須一次成型,劉永亮在冰上畫線時蹲在地上一待就是三四個小時,實在累了也只能伸伸腿放鬆下。
隨着冬奧會北京周期的到來,首鋼園承接的大型賽事越來越多。對於維護冰面的制冰師來説,比賽期間是劉永亮和同事們最忙碌的時候。從早7時到晚11時,他們都要在冰場時刻待命,在一次次的實戰中檢驗提升制冰技藝。除了制冰之外,劉永亮還需要做到對制冰機組設備瞭如指掌,他不僅仔細閱讀學習設備説明書,有時間還去現場觀看設備廠家維修保養流程,全程參與設備維修保養,這才掌握了所有設備的工藝性能和維修要求。
進駐首都體育館後,劉永亮和團隊成員將負責場館花樣滑冰和短道速滑的制冰及賽事保障工作。為運動健兒和觀眾們呈現如夢似幻的“冬奧冰”,既是他心頭的牽掛,更是一份榮耀。
圖為劉永亮在首鋼園冰球訓練場館測量冰面厚度。
-
劉永亮:“為冬奧制冰,既是牽掛更是榮耀!”
今天,首鋼集團首鋼園運動中心制冰及場地管理負責人劉永亮和其他三名同事開啟了“冬奧時間”,從首鋼園啟程去首都體育館進行冬奧會花樣滑冰與短道速滑賽事冰面保障工作。進駐首都體育館後,劉永亮和團隊成員將負責場館花樣滑冰和短道速滑的制冰及賽事保障工作。
-
北京市要求六成以上居民每週能參加一次體育鍛煉
豐台區馬家堡街道雙晨社區活動廣場近日修繕一新,迎來了早起晨練健身的人們。街道還應設有國民體質監測點或全民健身科學健身指導服務站點,並配備有初級國民體質監測社會體育指導員。
-
京津冀將聯手打造自駕驛站
京津冀三地將聯手建設“自駕驛站”,為自駕游客在京津冀區域內停車、休息、餐飲、住宿、補給等提供服務。自駕驛站將分區設置,包括公共服務區、停車區和游客休息區等不同區域。
-
司機主動停車不鳴笛 京城路口人車“禮尚往來”
經常開車的李先生也注意到,最近在斑馬線前禮讓行人通過時,後邊按喇叭的駕駛員越來越少了。行&&者半九十,禮讓斑馬線宣傳教育取得了一定成效,要讓禮讓斑馬線蔚然成風,還需久久為功,千萬不能放鬆。
-
提醒!天安門廣場15日起預約參觀
12月15日起,天安門廣場正式實施預約參觀措施,散客和旅游團均需提前預約方可進入廣場區域。如今,天安門廣場各個&&口均挂上了預約參觀提示牌,兩邊護欄擺放了“預約碼”和“核驗碼”,供市民游客現場掃碼預約、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