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天,工作人員為一隻鵜鶘滴眼藥水。 本報記者 鄧偉攝
昨天上午,在北京動物園水禽湖東岸,不少游客好奇圍觀了一場一年一度的水禽集體體檢,150余只加拿大雁、斑頭雁等水禽依次接受獸醫和飼養員的健康體檢和疫苗接種,掃描芯片、抽血、注射疫苗、採咽拭子、量“三維”、稱體重……50多位工作員用熟練的“一條龍”體檢服務,為水禽們提供了安全健康過冬的保障。
8時許,金霆、王震等幾位飼養員和獸醫就登上了水禽湖東岸的三艘木船,他們要划船到湖中央,將水禽圈到岸邊來體檢。“我們有戰術,不能轟,不能抓,怕傷着它們,只能一點點趕,能圈就圈,不強制。”金霆説。鵜鶘、加拿大雁這類大型水鳥相對聽話,乖乖跟着飼養員往岸邊游,可赤麻鴨、鴛鴦這樣的小型水鳥,一不留神就從水裏“逃”走了,飼養員也沒招兒,只能下回出船再試試。第一批共圈來了11種68隻。
到了岸邊,其他幾名獸醫和飼養員早已等候在此,他們分工明確,各司其職。劉崢兩手一伸,一把抓住了一隻斑頭雁的翅膀,就把它抱上了岸。“抱水鳥可有技巧,不能使大勁兒,得順着它們的勁兒,要不一掙扎,容易傷着自己,也容易傷着別人。”這只斑頭雁在劉崢懷裏還沒明白怎麼回事兒,就被一個儀器“嘀”地掃描了一下。“芯片正常,沒有移位。”技術員馮妍説,北京動物園裏大部分水禽注射了芯片,有專用的芯片號,相當於身份證,通過掃描可以查看個體信息。
馮妍為斑頭雁做記錄的同時,劉崢抱着它立刻趕去了下一站。只見一位戴着手套的獸醫掏出幾支棉簽,取出其中一支對準了斑頭雁的喙,打算伸進去採集咽拭子。“啊,張嘴啊。”獸醫對待斑頭雁的態度溫柔得像對待一個嬰兒。獸醫用手輕輕掰開鳥喙,完成了咽拭子採樣。與此同時,另一位獸醫迅速將禽流感疫苗注射進了斑頭雁的身體,並把新城疫疫苗滴入鼻腔。很快,劉崢又把斑頭雁轉移到了採血區域,這只十來斤的肥鳥已經把他累出了汗。
顧不上擦汗,他又趕緊帶它完成了採血、量“三維”、稱體重等環節。一切工作都要快速完成。在稱體重時,劉崢抱着斑頭雁登上了岸邊的一台秤,在登記表上記錄下他和水鳥的體重總數之後,劉崢走下秤,蹲在岸邊,一松手,斑頭雁順勢下水。那只享受了“一條龍”服務的斑頭雁在水中回頭看了看岸邊,似乎還沒明白髮生了什麼。
北京動物園管理處獸醫院院長普天春介紹,每年秋季是流行病高發的季節,動物也需要提前管理和預防。因此,每年9月至11月,是北京動物園所有動物健康體檢和疫苗接種的高峰期,除了水禽,獸醫和飼養員對其他動物也陸續展開了相關工作。(記者 葉曉彥)
-
北京實現醫保定點醫療機構線上自主變更
記者12日從北京市醫療保障局獲悉,為方便群眾變更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定點醫療機構,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定點醫療機構自主變更業務於近日正式上線試運行。
-
全市各街鄉鎮將建“養老服務群”
為滿足老年人就餐需求,本市今年計劃發展1000個養老助餐點,覆蓋2000個社區。記者昨天從市委社會工委市民政局養老服務“每月一題”推進工作會議上獲悉,今年上半年以來,全市已發展養老助餐點967家。
-
山裏娃孔廟國子監秀“霓裳”
-
國內外專家紫禁城揭秘考古幕後
-
本市收費站ETC使用率達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