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風捲起草浪,銀線閃爍光芒。日前,張北可再生能源柔性直流電網示範工程(簡稱“張北柔直工程”)完成首次年度檢修工作。張北柔直工程將張家口的綠電輸送到北京,助力2022年北京冬奧會場館實現100%清潔能源供應,這是該工程在北京冬奧會前開展專項年度檢修。
張北柔直工程每年可向北京地區輸送約141億千瓦時的清潔能源,大約相當於北京市用電量的十分之一,每年可節約標準煤490萬噸,減排二氧化碳1280萬噸。該工程還將全面滿足北京、延慶和張家口賽區冬奧會場館用電需求,兌現“綠色奧運”承諾。

國網冀北檢修公司員工在張北柔性直流電網工程開展設備檢修工作。 (張宇陽 攝)
張北柔直工程是國家電網公司推動能源技術革命,支撐國家能源結構轉型的重大標誌性工程。工程於2018年2月開工建設,2020年6月正式投運,共新建中都、康巴諾爾、阜康和延慶4座換流站,額定電壓±500千伏,額定輸電能力450萬千瓦,輸電線路長度666千米。中都、康巴諾爾換流站為送電端,接入新能源,阜康站為調節端,接入抽水蓄能,延慶站為接收端,接入首都負荷中心。
為全力備戰冬奧保電工作,國網冀北檢修公司結合秋檢預試,提前開展冬奧專項隱患排查、專家巡診,今年該公司秋季檢修新增冬奧專項停電檢修80余項,秋季檢修工作量同比增加93%。
張北柔直工程的中都、康巴諾爾、阜康三座換流站承擔着將張北地區綠電並網輸送入京的使命,是本次檢修的重中之重。7月18日起,阜康換流站率先開始年度檢修工作,對涉奧設備開展全面的“體檢”和“保養”。隨後,中都換流站、康巴諾爾換流站等也陸續進入年度檢修。
張北柔直工程是世界首個柔性直流電網工程,也是世界上電壓等級最高、輸送容量最大的柔性直流工程。工程核心技術和關鍵設備均為國際首創,創造了12項世界第一,可實現張北千萬千瓦級新能源基地匯集外送,有效支撐2022年北京冬奧場館清潔能源供電。
為這些“大國重器”做好全面“體檢”,國網冀北檢修公司為換流閥等首&首套設備量身打造了專用工器具,並結合試點應用閥廳無人機配合開展驗收工作。
在中都換流站閥廳內,連續駐守60多天的國網冀北檢修公司特高壓交直流運檢中心副主任李振動緊係安全繩,乘着升降車對換流閥子模塊一層一層地進行排查。雖然當地天氣寒冷,但在十幾米高空連續數小時作業,豆大的汗珠從李振動的兩鬢,順着安全帽的帽帶淌下來。
據了解,為期89天的張北柔性直流電網工程首次停電檢修,超過1300名運檢人員完成了13個直流專業、17816項檢修試驗。國網冀北檢修公司年度檢修工作總負責人金海望&&,檢修團隊優化作業流程,創新採用“自主管控檢修”模式,對現場進行“網格化管理”,全過程監督管控,治理隱患38個,消除缺陷168個,為保障“綠色奧運”供電打下可靠基礎。(記者 豐家衛 通訊員 張宇陽)
(原標題:助力北京冬奧會場館100%清潔能源供應 張北柔直工程完成賽前“體檢”)
-
第二十四屆北京國際音樂節開幕
在同為黨員的著名指揮家張國勇帶領下,樂團攜手蘭州音樂廳合唱團,以“在燦爛陽光下”合唱交響音樂會拉開了第二十四屆北京國際音樂節的大幕。在如同朝陽驅散黑夜的陜北民歌《東方紅》中,音樂會正式開啟,張國勇揮起雙手,精準地調動起每個聲部的昂揚情緒。
-
“冰絲帶”響起生日歌
昨天,“相約北京”速度滑冰中國公開賽繼續在國家速滑館進行。“相約北京”速度滑冰中國公開賽是北京冬奧會的首個國際測試賽,也是國家速滑館迎來的首個國際賽事。
-
張北柔直工程完成“體檢”助力冬奧場館用電需求
國網冀北檢修公司員工在張北柔性直流電網工程開展設備檢修工作。張北柔直工程的中都、康巴諾爾、阜康三座換流站承擔着將張北地區綠電並網輸送入京的使命,是本次檢修的重中之重。
-
“游運河行大運” 北京(國際)運河文化節開幕
昨天,以“游運河行大運”為主題的2021北京(國際)運河文化節開幕,7個系列主題活動將在線上線下舉行。近年來,大運河文化帶建設成果喜人,開幕式現場發布了大運河題材文藝作品、《北京市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保護規劃》、大運河文化帶文博領域建設成果、12條運河主題精品旅游線路等。
-
《北京市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保護規劃》發布
昨天,在2021北京(國際)運河文化節開幕式上,《北京市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保護規劃》發布。今年,本市率先在全國印發實施了《北京市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保護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