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9日),在2021北京(國際)運河文化節開幕式上,《北京市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保護規劃》發布。按照規劃,今年,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管理機制全面建立,北運河通州段實現全線遊船通航;到2023年,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保護任務基本完成;到2025年,大運河各類文化遺産資源保護基本實現全覆蓋。
今年,本市率先在全國印發實施了《北京市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保護規劃》。依據規劃,本市將全面打造管控保護、主題展示、文旅融合、傳統利用四個功能分區,紮實推進保護傳承、研究發掘、環境配套、文旅融合、數字再現五個重點工程,集成推出一批標誌性項目,以線串珠,以珠帶面,延續壯美運河千年神韻,打造具有首都標準、北京特色、時代氣象的北京市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使大運河成為文化之河、生態之河、發展之河、民生之河、融合之河。
北京段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目標分為2021年、2023年、2025年三個時間節點。其中2021年,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管理機制全面建立,北運河通州段實現全線遊船通航,為全面推進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創造良好條件;到2023年,大運河沿線文物和文化資源保護傳承利用協調推進局面基本形成,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保護任務基本完成;到2025年,大運河各類文化遺産資源保護基本實現全覆蓋,生態環境顯著改善,文化旅游品牌影響力顯著提高,沿線區域協同發展更加深入,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成為標誌性的文化符號。
本市將推進“河道、水源”“閘、橋梁”“古遺址、古建築”等三類大運河物質文化遺産與周邊環境風貌、文化生態的整體性保護,打造文化保護傳承與創新的典範;規劃建設大運河源頭遺址公園,保護修復八里橋,加快推進通州古城核心區、張家灣古鎮等文物保護修繕,建設路縣故城考古遺址公園。
推進大運河沿岸生態環境治理,本市將建設觀水、近水的濱水休閒空間,整體打造水城共生、人水和諧的大運河生態文化景觀長廊;重點加強河道兩側綠化提升和環境整治,建設通州堰防洪體系,到2025年,基本完成北運河、通惠河、蕭太后河、壩河等重點河段綜合治理,實現河道水體全面還清。
本市還將促進大運河沿線文旅融合發展,創建通州大運河國家5A級旅游景區,建設&湖演藝小鎮、張家灣設計小鎮等一批特色小鎮,建成大運河博物館(首博東館)、城市副中心劇院和圖書館等重大公共文化設施,推動通惠河部分河段、潮白河部分河段實現遊船通航功能。
為增進大運河兩岸民生福祉,本市將在沿線傳統生活生産區域內逐步疏導不符合保護建設要求的設施、項目等,促進環境和整體風貌提升。鼓樓西大街、南鑼鼓巷、南新倉、通惠河沿線等一批傳統利用區將優化,集中整治提升公共空間、商業業態、建築風貌和交通秩序,建設具有大運河特色的高品質京味文化休閒區。
此外,本市還將推動大運河沿線交流合作,發揮大運河聯接京津冀等地的軸線作用,促進沿線八省市以大運河為媒介開展交流合作,探索以文化交流帶動區域協同發展的新模式,持續辦好中國(北京)國際運河文化節、運河國際藝術周、京津冀文化交流季、中國大運河文化帶“京杭對話”等文化活動,加強沿線區域人文藝術交流。(記者 李祺瑤)
(原標題:《北京市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保護規劃》發布 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2023年基本建成)
-
第二十四屆北京國際音樂節開幕
在同為黨員的著名指揮家張國勇帶領下,樂團攜手蘭州音樂廳合唱團,以“在燦爛陽光下”合唱交響音樂會拉開了第二十四屆北京國際音樂節的大幕。在如同朝陽驅散黑夜的陜北民歌《東方紅》中,音樂會正式開啟,張國勇揮起雙手,精準地調動起每個聲部的昂揚情緒。
-
“冰絲帶”響起生日歌
昨天,“相約北京”速度滑冰中國公開賽繼續在國家速滑館進行。“相約北京”速度滑冰中國公開賽是北京冬奧會的首個國際測試賽,也是國家速滑館迎來的首個國際賽事。
-
張北柔直工程完成賽前“體檢”
國網冀北檢修公司員工在張北柔性直流電網工程開展設備檢修工作。張北柔直工程的中都、康巴諾爾、阜康三座換流站承擔着將張北地區綠電並網輸送入京的使命,是本次檢修的重中之重。
-
2021北京(國際)運河文化節開幕
昨天,以“游運河行大運”為主題的2021北京(國際)運河文化節開幕,7個系列主題活動將在線上線下舉行。近年來,大運河文化帶建設成果喜人,開幕式現場發布了大運河題材文藝作品、《北京市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保護規劃》、大運河文化帶文博領域建設成果、12條運河主題精品旅游線路等。
-
《北京市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保護規劃》發布
昨天,在2021北京(國際)運河文化節開幕式上,《北京市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保護規劃》發布。今年,本市率先在全國印發實施了《北京市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保護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