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12>十八大>各界动态

新华社:用行走求解 以笔墨作答

时间:2012年11月06日 来源:光明网 作者:吴 丹 彭景晖
0

  用行走求解 以笔墨作答——新华社践行“走转改”精神迎接十八大 

  从年初全体动员到制定全媒体报道方案,从派遣多支小分队深入基层采访到精心打造报道,从组织“执政中国”系列重点栏目到特别策划微博报道为主的大型分站式采访“你好,中国”……今年以来,新华社将迎接十八大、宣传十八大、贯彻十八大作为全年报道的主线,记者用手中的纸笔镜头,寻找国家和民族在新时期激情拼搏的印记,触摸基层百姓的脉搏,见证中国共产党不断与时俱进、执政为民的情怀。截至目前,已播发迎接十八大的文字稿800余篇、图片图表500余张、音视频稿件200余条。

  打造重点专栏报道,彰显高度责任感、使命感 

  自6月3日正式启动迎接十八大报道以来,新华社先后开设“科学发展成就辉煌”、“执政中国”、“十八大代表风采录”、“走基层·迎接十八大”等栏目,推出一系列特稿、重点报道、评论员文章,文字、图片、图表、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相互配合,集中报道十六大以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的辉煌成就。“科学发展成就辉煌”栏目播发《从中国道路看科学发展》等16篇系列特稿,从中国道路、百姓亲历、改革走向、弘扬核心价值观等多个方面阐述科学发展的理论和实践。在“走基层·迎接十八大”、“十八大代表风采录”采访中,记者以小见大、由点到面地展现各地的生动实践,反映群众的切身感受,其中“十八大代表风采录”栏目每篇稿件刊播率都在100家以上。“执政中国”专栏细分的“观察”、“基石”、“足迹”等子栏目创新成就报道理念,把大主题与小切口紧密结合,目前已播发上百篇稿件。《新华每日电讯》、新华网等也开辟专版、专栏、专题,全面突出展示新华社迎接十八大报道。

  深入践行“走转改”,增强报道说服力、感染力 

  为使迎接十八大这一重大主题宣传接到地气,新华社仅8月以来就派出60多批次100名多记者,深入近30个省份采访调研。在新华社党组成员深入基层采访的带动下,采编部门、分社编辑记者在各地县、乡、镇、村建立基层联系点700余个,他们创新内容、形式、手段,把新闻性与思想性统一起来,充分发挥文字、图片、网络、音视频、社办报刊等多媒体报道优势,将“走转改”的做法从日常稿件延伸到重点稿件。新华社先后推出的社长李从军领衔采写的长篇稿件《“三西”扶贫记》、总编辑何平领衔采写的黑龙江省尚志市元宝村党总支书记张宝金事迹系列报道等,在干部群众中引起强烈反响。

  策划新媒体原创报道,积极放大正面效应 

  除做好传统形式报道,新华社还打造了一批具有社会影响力的新媒体报道。特别策划的以微博报道为主的大型分站式采访“你好,中国”,力图“将互动进行到底”,一方面通过微博邀请网友推荐十年来具有标志性意义的地点与人物,作为此行采访地点的重要参考,每至一地,代网友观察、替网友提问;同时,邀请微博名人与新华社记者一起赴各地参加采访,与网民互动,见证中国过去十年历程,用微博发问、用行走求解;此外,新华社在 “移动新华”(Xinhua Mobile)、互动数字杂志《阅读中国》(Read China)开设新媒体栏目“寻梦中国”、“世说中国”、“中国问答”等,用符合对外传播规律的报道向海外展现中国的进步,回应海外关切。

   走在基层,真情赋予稿件新的生命力 

  在迎接十八大的报道中,记者沉下去、挖故事、抓活鱼,与基层群众、优秀代表面对面交流,一针一线穿起来的感情赋予了稿件新的生命力。“我们走在基层,就是要寻找那一个个感人的瞬间,让‘心’暖起来,让真正打动人心的文字本能地流淌出来。”新华社记者夏冠男、孟昭丽如此说。

  “为什么农民增产不增收?是什么让那些上岸后的船民难舍船上的家?一个个疑问,一项项课题摆在眼前,新华社记者走近它,理解它,并最终求解它。”新华社记者董建国感慨地说:“看到问题解决后百姓的笑容,跋山涉水的辛劳一扫而光。这才是我们工作的价值,也是我们和人民血脉相连之所在。”实践证明,只有这些接地气的稿件,才能真正受媒体欢迎,受读者欢迎。

(编辑:路涛)
会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