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 > 正文

中哈關係發展大有可為

2015年06月27日 08:10:24 來源:光明日報

  近年來,哈薩克斯坦這個國名在我國領導人的外事日程中出現得越來越頻繁。2013年9月,習近平主席在訪問哈薩克斯坦期間提出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重大倡議,引起國際社會熱烈反響。2014年12月,李克強總理訪問哈薩克斯坦期間,決定同哈方開展産能合作,開啟了我國對外經濟合作的新模式。今年5月,習近平主席再度訪哈,就“一帶一路”倡議同哈方“光明之路”新經濟政策對接達成重要共識。6月25日,應邀訪問哈薩克斯坦的國務院副總理張高麗在阿斯塔納會見哈薩克斯坦總理馬西莫夫,繼續探討兩國互利合作有關問題。

  哈薩克斯坦是個什麼樣的國家?是什麼原因促使它在我國對外政策中佔據日益重要的位置?

  哈薩克斯坦于1991年12月宣布獨立,1992年1月同我國建立外交關係。盡管兩國正式交往時間不長,但我國人民通過古老的絲綢之路同毗鄰而居的哈薩克人民進行商貿往來和人文交流,彼此早已結下深厚友誼。“遠親不如近鄰”,中哈關係發展絕非“零起點”。

  哈薩克斯坦獨立後,中哈本著睦鄰友好、互信互利原則發展兩國關係,妥善解決邊界等歷史遺留問題,各領域合作迅速展開。2011年,中哈建立全面戰略夥伴關係,為兩國關係發展掀開新的一頁。

  獨立20多年來,哈薩克斯坦在納扎爾巴耶夫總統領導下,逐步推進政治改革,實行對外開放的經濟政策,奉行全方位外交政策,走出了一條獨具特色的“哈薩克斯坦道路”。

  哈薩克斯坦最初依靠石油、天然氣等能源資源起家。哈政府未雨綢繆,將油氣收入納入國民儲備金,用于國內大項目投資建設。哈政府還利用外資發展農牧業、加工業和中小企業,鼓勵科技創新,努力建設貫穿歐亞大陸的過境運輸走廊,推動産品出口多元化。1997年,為促進哈薩克斯坦北部開發,實現國家發展平衡,納扎爾巴耶夫總統以政治家的魄力,將首都自南部大城市阿拉木圖遷至北部小鎮阿斯塔納,在平地上建起一座現代化都市,進而帶動了整個北部地區社會經濟的發展振興。

  為應對國際經濟不景氣影響,哈政府于2014年出臺“光明之路”新經濟政策,斥巨資發展國內基礎設施,進一步優化經濟結構,使國民經濟繼續保持穩定運作。2014年,哈薩克斯坦GDP總值達2600多億美元,每人平均GDP達1.4萬美元,躋身世界經濟50強。目前,哈薩克斯坦正朝著本世紀中葉跨入世界前30強的宏偉目標不懈努力。

  同為快速上升的發展中經濟體,哈薩克斯坦的發展目標同我國“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不謀而合,“光明之路”新經濟政策同中哈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也高度契合。雙方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有了更多共同語言,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的動力更加強勁。

  哈薩克斯坦曾經是蘇聯核子試驗場,蘇聯解體使哈薩克斯坦成為僅次于美國、俄羅斯、烏克蘭的世界第四大核武器庫。1992年,哈薩克斯坦簽署《裏斯本議定書》,宣布哈全境為無核武器區,成為世界上首個自願放棄核武器庫的國家。2006年,哈薩克斯坦又同其他4個中亞國家簽署《中亞無核武器區條約》,使中亞成為北半球首個無核武器區。2014年5月,中國、美國、俄羅斯、英國、法國5個核武器國家簽署《〈中亞無核武器區條約〉議定書》,承諾不對中亞5國使用或威脅使用核武器或者其他核爆炸裝置。今年4月,中國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批準這份議定書,表明中哈兩國在維護中亞地區和平穩定方面有著共同訴求和迫切願望。

  為開創地區安全合作新局面,納扎爾巴耶夫總統在1992年第47屆聯大期間倡議成立亞洲相互協作與信任措施會議。當時,國際社會並不看好這一機制,但中方認同亞信在維護地區安全方面所起的積極作用,一直堅定支援哈方為亞信發展所作的努力。2014年5月,亞信第四次峰會在上海隆重舉行,中方接任2014-2016年亞信主席國,習近平主席倡導建立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的亞洲安全觀。中哈在地區安全領域的共識不斷增多,協作進一步深化,共建地區安全合作平臺的努力取得了新進展。

  哈薩克斯坦國旗上有一只展翅翱翔的雄鷹,這是哈薩克斯坦人民向往自由、在困難和挑戰面前無所畏懼的化身。今天,這只年輕的草原雄鷹依靠自身努力實現了快速發展,贏得了國際社會的尊重。相信在納扎爾巴耶夫總統領導下,哈薩克斯坦國家建設還將取得更大成就。在兩國領導人和兩國人民的共同努力下,中哈友誼必將走向新的輝煌。(鐘四遠)

【糾錯】 [責任編輯: 郝斐然 ]
新華炫聞客戶端下載

相關稿件

0100200303000000000000000111545812795664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