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人事 政情 本網 旅游 圖片
新華網 > > 安徽頻道 > > 正文

江北重鎮,激蕩新氣象!

2023年06月15日 17:17:23 來源: 鳩江區委宣傳部

    雄踞八&&皖江南北交通樞紐咽喉要道,歷來農業發達、商賈雲集、商貿繁榮——提及鳩江區沈巷鎮,“江北重鎮,農業大鎮”是最常見的評價。

    沈巷鎮雙壩西壩頭美好鄉村。強黎明 攝

    走進今天的沈巷,這座“江北重鎮”正煥發着蓬勃發展的新氣象:養殖企業“牽手”大院大所建起了院士工作站,“網紅”鄉村主播走到田間地頭做起了農産品直播,世界500強企業在鎮上投資建設了現代農業技術服務中心項目,年輕人喜歡的餐飲品牌紛紛入駐……

    鄉村振興,人才是基石。“我們把人才振興作為鄉村振興的突破口,深入實施人才強鎮戰略,持續推進人才工作提質增效,為全鎮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堅強有力的人才保證和智力支撐。”在前不久召開的全市鄉鎮黨委書記工作交流會上,沈巷鎮黨委副書記、鎮長何啟智作交流發言,着重介紹了沈巷在人才強鎮方面的舉措和成效。

    安徽長江漁歌漁業股份有限公司正是沈巷實施人才振興戰略的一道縮影。公司與安徽農業大學、中國水産科學研究院黃海水産研究所等幾大科研院深度合作,並建立了院士工作站,致力於長江水産品的研發與保護,現已成功掌握匙吻鱘、龍紋斑、加州鱸、沙塘鱧與胭脂魚等養殖魚的自繁培育技術。

    初夏時節,走進長江漁歌,寬闊的塘面泛着粼粼波光,藍天的倒影在水面上隨着微波輕晃,塘岸邊柳條低垂,構成一幅引人沉醉的鄉村美景圖。走進企業的現代化循環水養殖車間,則是另一幅場景:一個個大池子裏,當魚食撒入,水面上迅速泛起密密麻麻的小水泡。工作人員説,車間的10個池子裏,每個池子養殖着50萬尾黑魚苗。

    “牽手”大院大所積累的豐厚底蘊,使得長江漁歌不止是一家“養魚”的企業。“我們是集長江珍稀魚類繁育與養殖、長江珍稀水生動物科學與教育、休閒漁業等為一體的現代化漁業全産業鏈生態園。”公司董事長胡光春介紹,長江漁歌的休閒漁業項目將於7月份正式對游客開放。

    作為農業大鎮,沈巷鎮依託人才戰略,進一步完善現代農業産業體系。目前,全鎮實現優質稻種植面積12.5萬畝、優質小麥種植面積11萬畝,精品果蔬生産面積9萬畝。今年,新引進江蘇潤果等農業企業,打造10萬畝品牌稻生産基地;實施蔬菜基地“西移北擴”,總面積達4.5萬畝。

    在現代農業産業體系逐步走向完善的同時,沈巷鎮進一步夯實現代農業生産體系,2022年獲評市“兩強一增”示範鎮。截至目前,建成2家綜合農事服務中心,引進先正達MAP項目,全鎮大宗農作物耕種收機械化率達96%。

    “先正達MAP現代農業技術服務中心是世界500強企業中化集團投資的項目,主要從事現代農技服務。”在項目建設現場,何啟智介紹,目前MAP服務區主體工程已基本完成,包括1400平米農資倉庫、農機展廳、綜合辦公樓等。

    據介紹,項目將建設鳩江區數字農業大腦、農田建設和物聯網設施管理平台,全面提升鳩江區數字農業技術創新、産業創新、模式創新與制度創新能力和水平。

    推進鄉村振興,還必須構建現代農業經營體系。在沈巷鎮,鄉村電商産業園成為構建現代農業經營體系、推動農業高質量發展的一種有效方式。

    “産業園目前設有6個直播間,但和普通直播不同,農産品直播的模式更加多樣化,田間地頭、發貨現場等都能隨時‘化身’直播間。”作為産業園運營方,安徽江璨産業園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孟祥熙介紹,産業園於去年9月立項,目前已累計入駐各類企業25家,其中電子商務類企業8家,日均發貨單量超過3000單。

    為扶持鄉村電商産業發展,鳩江區還針對鄉鎮農産品電商項目落地&&了專項扶持政策,按照基礎建設投入的50%給予補貼,上限5萬元;對本地農産品快遞發貨按照件數補貼每單3元,上限10萬單。該項政策有效推動了農産品電商項目的落地,進一步提升了電商企業在主流電商平台上的産品競爭力。

    “下一步,我們將在加快構建現代農業産業體系、生産體系、經營體系的同時,抓住關鍵要素,圍繞三産融合發展的目標,堅持綠色發展,讓沈巷鎮的生産空間集約高效,生活空間宜居適度,生態空間水清岸綠。”何啟智説,將在“塑形”的同時更加注重“鑄魂”,以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促進鄉村文化興盛,提高鄉村振興的內涵品質,助力江北重鎮書寫新時代裏更加璀璨動人的新篇章。(趙丹丹 鄧健)

[責任編輯: 李東標 ]
敬請關注“新華網”微信公眾號
010070130010000000000000011112031129696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