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列運載木薯澱粉的國際鐵路班列停靠在內江國際物流港(資料照片)。新華社發
新華社成都10月4日電 題:一捧木薯澱粉的奶茶“珍珠”之旅
新華社記者李倩薇、胡旭、盧宥伊
木薯,對於很多中國消費者來説可能既陌生又熟悉。
這種長相平平無奇的農産品,正是當下風靡各地的珍珠奶茶裏“珍珠”的重要原料。得益於木薯澱粉的增稠特性,用它製作的粉圓、芋圓,具有出色的Q彈口感。
隨着奶茶市場在中國及世界各地的快速增長,對木薯澱粉的需求日益增加。艾媒數據顯示,2024年中國新式茶飲市場規模已突破3500億元,預計2025年將增至3749.3億元。
木薯在全球多個區域均有種植,而在中老鐵路這條國際物流大通道開通後,來自東南亞尤其是老撾的木薯澱粉成為中國西南地區企業的主要選擇之一。
近日,一列滿載優質木薯澱粉的中老鐵路回程班列順利抵達四川省瀘州港。班列滿載25個集裝箱、625噸木薯澱粉從老撾瑯勃拉邦出發,穿越崇山峻嶺,經過5天時間抵達終點,除瀘州本地使用外,還將分撥至周邊區域。
“以前東南亞的木薯澱粉主要經海江聯運過來,運輸耗時長、資金佔用成本高。”瀘州市口岸和物流辦公室副主任朱秋潤説,“中老班列開通後,運輸時間和資金佔用成本均大幅下降,讓兩地貿易更加活躍。”
不止是瀘州,位於成渝中間地帶的內江市充分利用內江保稅物流中心(B型)的優勢,積極拓展老撾木薯澱粉進口業務。“物流成本下降35%,通關效率提升了10%。”內江市口岸與物流發展中心相關負責人馬廣鋒説,內江致力於打造川南地區木薯澱粉進口集散中心。
“今年以來已累計進口約1590噸。”內江蓉歐投資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王思維説,下一步將繼續擴大進口規模,預計實現每月約80個標準集裝箱的進口量。
便利的通道,也讓老撾企業感受到中國市場的廣闊空間。在今年5月於成都舉辦的第二十屆中國西部國際博覽會上,來自老撾的貿易商代表陳天(THIENG SOMSAT)與多家中國企業達成合作意向。
“木薯、大米等農産品,現在通過鐵路運輸到中國非常便捷。”陳天告訴記者,“四川與老撾通過中老鐵路構建起雙向暢通的跨境供應鏈體系,這對我們老撾企業來説是巨大的機遇,也為老撾的老百姓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好處。”
貿易量不斷增長的同時,産業鏈也在延伸。四川省泛亞投資發展集團老撾公司負責人車強近期正在老撾與多家頭部木薯澱粉企業洽談,部分已達成深度合作協議。
“我們向上游拓展,不僅能提高産量、穩定供應,也能幫助當地木薯種植戶提高收入。”車強説,今年木薯的收穫季即將來臨,公司已經鎖定了一批從老撾到川渝地區的訂單,預計未來會有大幅增長。
這些木薯澱粉的很大一部分在中國的食品加工廠裏變身為一顆顆美味的“珍珠”,最終落入一杯杯奶茶,抵達消費者手中。實際上,經過加工,木薯澱粉還可以製作粉條、布丁,也可成為藥品輔料、酒精原料等,用途相當廣泛。
一捧木薯澱粉,搭上國際班列,在中國變身成價值更高的奶茶“珍珠”。便捷高效的中老鐵路,連接起東南亞木薯種植園與中國消費者的味蕾,也書寫着“一帶一路”合作發展的新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