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杭州9月30日電(馬江) “中醫出道”,健康夜市火熱開攤;“對症開茶”,中藥奶茶廣受歡迎;“本草文創”,藥香雅物秒變時尚單品……中醫藥文化正以開放之姿擁抱現代生活,煥發新的青春活力。中醫藥何以叩響當代人的心門?這一現象背後有着怎樣的秘密?
“藥食混搭”成為新時尚
內含當歸、紅棗、玫瑰的“血氣盈”,富含桑葚、黑枸杞、黑豆的“朝青絲”……在浙江省金華市磐安縣江南藥鎮,“耐養森活”茶飲店憑藉“中藥養生奶茶”在“朋克養生界”出圈。
2024年9月29日,“磐安藥膳”長桌宴現場。新華網發(楊螢萍攝)
喝完中藥奶茶,再來試試藥膳。同樣在磐安,來自全國各地的食客圍坐在一起,品嘗黃精燉豬蹄、仙菇遇黃精、玉竹詩梨等藥膳。“食材清爽,帶着淡淡的藥香”“物美價廉,還健康養生”……不少消費者給出了積極反饋。
2025年9月10日,中醫藥科技成果交流會暨中醫藥創新成果展覽會上的中藥版茶飲。新華網發(周雲凱攝)
這股接地氣的“藥食混搭風”並不局限於此——
紅參甘草咖啡、肉桂八角咖啡、薄荷檸檬咖啡、當歸紅花咖啡……在上海市中醫醫院嘉定院區,一款款融入本草元素的特調咖啡,刷新大眾認知。在上海工作的張先生説,雖然其中中藥含量不多,但特調咖啡依然能帶來心理上“手握健康”的踏實感。
每到夏天,浙江省中醫院中藥版酸梅湯都被瘋搶,最多的一天配出了176萬帖;吉林省長春市一家中藥甜品店將中藥與傳統甜品相結合,推出中藥冰淇淋;山東省齊魯中醫集團上新多款藥食同源月餅;江蘇省揚州市中醫院推出了藥膳麵包,一度賣到脫貨;電商&&出現“藥膳方便麵”,吸引了不少嘗鮮者……
從經典理療方法的紮實傳承,到花樣養生的不斷推陳出新,傳承千年的中醫藥文化正更深度地融入日常,成為消費者生活中的新時尚。
年輕人愛上“養生局”
一份報告顯示,18歲至35歲的年輕消費人群佔健康養生消費人群的83.7%。這屆年輕人,怎麼就愛上了“養生局”?
需求上,年輕人的亞健康問題日益突出,越來越多人開始嘗試調整生活方式。山東省青島市中醫醫院治未病科主任曲憲雙介紹,中醫養生注重從源頭上預防疾病,通過整體調理提升身體狀態、增強免疫力,這與年輕人追求健康的願望高度一致。
2025年9月25日,浙江中醫藥大學杭州濱江中醫門診部針灸美容現場。新華網發(蔣虹攝)
高質量的産品供給也起到了推動作用。面對健康“剛需”,年輕人對服務的個性化、體驗的時尚化提出了更高要求。推拿按摩、“體質解碼”……磐安利用生態優勢,推進“中醫藥+文旅+康養”融合創新,開發出的中醫藥健康養生旅游産品,受到不少年輕人的青睞。浙江中醫藥大學杭州濱江中醫門診部今年新開的“美容養生”項目,也吸引了不少年輕人體驗。
此外,互聯網也在為中醫藥文化的煥新注入動力。社交&&上,中醫藥專家介紹養生知識、年輕博主分享體驗感受,成為中醫藥文化的有力“廣告”。網絡催生的“養生搭子”,已成為年輕人之間的社交新方式。數據顯示,社交&&上中醫藥養生相關話題總閱讀量已突破120億次。
行業專家&&,中醫藥文化受追捧的一系列現象,折射出中醫藥與年輕群體的“雙向奔赴”,是一次“需求拉動、供給創新、政策助推”的三頻共振。
“流量”助推産業再升級
在國家大力推動中醫藥産業和健康服務業高質量發展的背景下,各地紛紛探路,抓住“流量”和政策帶來的機遇,推動中醫藥産業再升級。
走進位於安徽省亳州市譙城區的盛世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産線正高速運轉,每天有近2萬盒花草茶産出。近年來,亳州深耕中藥材細分領域,依託香辛料産業的發展優勢,孕育出年産值約百億元的花草茶産業。亳州市商務局電商科科長丁珂介紹,目前,亳州花茶企業數量已突破一千家,花茶註冊商標接近五千個,市場份額約佔全國的70%。
2025年8月1日,耐養森活·江南藥鎮草本茶飲店新店在浙江省東陽市開張。新華網發(黃莉萍攝)
磐安因地制宜構建中藥材種植、大健康産品、中醫藥器械、精準醫療等集群成鏈的現代化産業體系,初步形成了“藥旅融合”“藥膳同源”“醫養結合”的産業模式。2024年,磐安中醫藥健康産業産值達122億元,浙八味藥材城客流量突破220萬人次,市場交易額超80億元,同比增長30%以上。
江西省樟樹市推動中藥向化學藥、生物醫藥和創新藥升級,中藥飲片向中成藥轉型;甘肅省定西市探索“中醫藥+”跨界發展模式;河南省禹州市積極引進中醫藥領域高新技術企業,讓中醫藥成為大眾健康“新寵”……
2024年12月24日,在甘肅省定西市中醫醫院,工作人員在配藥準備熬製茶湯。新華網發(王克賢攝)
“應通過‘築基固本、創新驅動、集聚發展’三大策略,推動中醫藥産業實現跨越式發展。”中國中藥協會執行副會長劉張林建議,建設道地藥材良種繁育基地,推行全過程質量追溯體系;創新推出包括現貨交易、倉單交易、産能預售等現代化交易模式;構建覆蓋中藥飲片、配方顆粒、中成藥等領域的完整製造體系,不斷提升産業整體競爭力。(參與采寫:郭妍廷 汪菁璐 海報設計:楊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