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手記:創業賽裏有活力有機遇-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09/29 21:43:19
來源:新華網

記者手記:創業賽裏有活力有機遇

字體:

  新華社廣州9月29日電 記者手記:創業賽裏有活力有機遇

  新華社記者張曉潔、黃浩苑

  金秋時節,廣東佛山,粵港澳大灣區創業大賽全國總決賽及相關活動近日在這裡舉辦。經過初賽、復賽,150個創業項目從全國報名參賽的7146個項目中脫穎而出,進行全國總決賽角逐。

  粵港澳大灣區創業大賽全國總決賽及相關活動現場。新華社記者張曉潔 攝

  “專注增強現實光學顯示技術”“破解存儲容量、帶寬與算力背後的困境”“希望實現對先天性疾病的預測、干預和治愈”……記者在參賽項目路演現場看到,創業者們手握話筒、目光灼灼,全力展示創業項目的産品、團隊、目標等,闡述中透露着對領域的深耕、對未來的期待。

  大賽由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等主辦,設置了人工智能與機器人、集成電路與低空經濟、醫藥健康與生物製造、食品科技與現代農業、現代服務與文化創意等5個賽道,彰顯産業創新發展趨勢。同時通過多種配套活動促進創業資源在粵港澳大灣區有效對接。

  大賽上發布的《粵港澳大灣區(內地)人才需求目錄》顯示,人才緊缺程度排名靠前的産業集群包括新一代信息技術産業、生物醫藥與健康産業、新能源産業等。此次參賽項目中有不少依託這些産業,展現創業活力,凝聚創新合力。

  “許多參賽項目契合當下産業發展前沿,不少公司技術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項目涵蓋各領域上中下游,體現了良好的産業生態。”集成電路與低空經濟賽道評委肖國偉深有體會。

  “實現方案的難點在哪”“未來2年營收會怎樣”“最終想成為什麼樣的公司”……面對評委們的提問,創業者們逐一作答,在交流中獲得關於産業和企業發展的 啟發,對形成核心競爭力、構建商業模式、應對市場風險等展開更深入的思考。

  粵港澳大灣區創業大賽全國總決賽及相關活動現場。新華社記者張曉潔 攝

  賽場外,不少投融資機構代表、創業孵化載體代表等集聚。“大賽中,我們看到務實的、與硬科技相關的創業項目更多了,希望從中找到一些好項目,發揮好耐心資本作用助力企業成長。”深圳市松禾資本管理有限公司創始合夥人厲偉説。

  立足産業發展前沿覓商機。數據顯示,活動期間,促成創業項目與投資機構達成意向投資25.1億元。

  記者見到醫藥健康與生物製造賽道選手、醫克生物行政總裁兼聯合創始人金俠時,他剛收穫一筆來自川商基金6000萬元的意向投資。“我們的參賽項目聚焦艾滋病等傳染病及多種癌症治療。我們將用好資金,加快推動産品商業化。”金俠説。

  這家企業的創業孵化載體香港科技園公司有關負責人此次也來到大賽現場。“我們搭建了一個高度專業化的&&,為生物醫藥公司在臨床前及早期臨床階段提供全方位支持。醫克生物就是&&的受益者之一。”香港科技園公司創新發展總監簡依雯説,希望能為大賽中更多優秀創業項目提供支持,助力科技創新與産業發展。

  這是我國創業生態的生動縮影。從資本“輸血”到孵化“育苗”,每一個創業項目背後,無不需要資金、場地、政策、産業及專業指導等多方面資源的支撐與賦能。近年來,我國持續優化創業政策環境,厚植創新創業潛力,注重創業培訓、創業服務、創業孵化、創業活動聯動,加強資源對接。

  “在各方面支持下,我們創業之路走得更穩、動力更足。”北京微檢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兼CEO黃嘉瑋説,此次在人工智能與機器人賽道參賽,收穫了專業指導和資金支持,也深化了對創業政策的理解,持續創新創業的信心更加堅定,將全力打磨全棧式多模態工業安全生産管理&&,積極探索出海路徑,以技術創新守護工業安全。

  “希望這樣的資源對接再多一些。”珠海橫樂醫療科技有限公司首席執行官孫軼説,創業大賽為初創企業搭建了良好的&&,提供了諸多機遇,此次參賽無論是與同行、評委的交流,還是與投融資機構等的對接,都將助力企業創新發展。

  記者了解到,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將着力提升創業者全過程的創業能力,提供全方位的創業服務,建設高質量的創業孵化載體,同時更加注重扶持初創小微項目成長,針對大學生、返鄉創業農民工等不同群體精準分類施策,加強對創業失敗者的保障幫扶。

  走出賽場,記者感受到,創業大賽不僅是創業者展現風采、追逐夢想的舞&,涌動着創新活力,更是整合資源、托舉夢想、加速成長的助推器,蘊含着發展機遇。期待更多創業項目在各方助力下蓬勃發展,發揮倍增效應帶動就業的同時,也為培育新質生産力提供不竭動能。

【糾錯】 【責任編輯:王佳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