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精行儉德是茶文化最核心的精神

新華網首頁時政國際財經高層理論論壇思客信息化房産軍事港澳台灣 圖片視頻娛樂時尚 體育 汽車科技食品

“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一尺二尺,乃至數十尺。”作為第五屆茅盾文學獎得主、浙江農林大學茶學與茶文化學院名譽院長、漢語國際推廣茶文化傳播基地主任,王旭烽創作出大量與茶相關的著作。一葉茶中蘊含着怎樣的文化底蘊,又是如何融入王旭烽的創作和精神世界的?近日,王旭烽做客新華訪談,就中國茶文化等進行了分享。

精彩觀點
1
新華網
您是何時與“茶”結緣的?是什麼契機讓您決定成為“茶人”?
2
王旭烽
我對茶葉的認知和熱愛,是在茶葉博物館工作的第一年培養起來的。
我對茶葉的認知和熱愛,是在茶葉博物館工作的第一年培養起來的。
真正深入了解並愛上茶葉,是我在中國茶葉博物館資料室工作的時候。我用了大概三四個月的時間大量學習有關茶的知識,我好像從茶葉這門課程的初中生,一下讀到了大學畢業。  
那時我要布展、給講解員培訓、寫講解員的解説詞以及宣傳冊。在這些工作中我是主力,所以在這個過程中就對茶文化有了比較深入的了解。  
從那時開始,我對茶的認知在很短的時間內強化了。我學過歷史,對唐宋元明清很了解,和茶合在一起對我來説不那麼難。  
所以對茶葉的認知和熱愛,是在茶葉博物館的第一年培養起來的。
1
新華網
您創作的《望江南》《茶人三部曲》都與茶密切相關,請問茶與茶文化在平時是如何融入您的日常生活和文學創作中的?
2
王旭烽
它和我的生活是連在一起的。
它和我的生活是連在一起的。
很多人認為我是專寫茶的,其實我大量的文筆是在其他主題的小説上,我還寫過紀錄片、紀實文學,這些全部是跟茶沒有關係的。但是人們還是堅定地認為我是茶文化的老師。  
終於有一天我明白了,坐標既然定在這個位置上,既然人們認為我是寫茶的,那我就寫茶。《望江南》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寫了八年。它和我的生活是連在一起的,因為我的生活、職業就是研究茶文化,我教學生們茶文化、做項目、進行國際傳播,所以我的興趣愛好和我的小説還是結合在一起的。
1
新華網
您的茶人系列作品是以杭州為原型創作的,在您眼中,有哪些茶文化是獨屬於浙江的文化基因的?
2
王旭烽
浙江茶的人文含量之高,是別的省份所不及的。
浙江茶的人文含量之高,是別的省份所不及的。
我們通常説,到了唐朝,江南各省份才都有了茶,而且是可以人工繁殖的,那個時候的樹種已經出現差異。這其實是一個略帶馴化的過程,因為我們需要採摘,但爬到大樹上會很危險,也不方便,那最好的茶就是灌木型的,手採就更方便。於是這種灌木型的茶就成為我們江南普遍的類型,在浙江當然更是如此。  
另外,浙江茶的人文含量之高,恐怕是別的省份所不及的,我覺得這點可能是浙江獨一無二的,這也是歷史背景積澱的過程。
1
新華網
請您談談您對中國茶文化的見解?
2
王旭烽
精行儉德是茶文化最核心的精神
精行儉德是茶文化最核心的精神
茶文化第一層面的內容,是由民俗學和農學打基礎的。在民間喝茶中形成的傳説、文化,跟民俗學、人類學有關係的,和衣食住行緊緊&&的,都屬於茶文化的第一個層面。並不是説只有喝茶才是茶文化,茶做成的糕點、與茶有關的衣服也是茶文化。  
如果説第一個層面是柴米油鹽醬醋茶,第二個層面就是琴棋書畫詩酒茶。文人欣賞茶葉的美、沏茶的美、茶友的有趣,所有這些跟美學有關係的,都屬於茶文化的第二個層面。琴棋書畫詩酒茶是和文學、音樂、舞蹈、書法等結合在一起的。我們現在做短視頻、拍電視劇,也都屬於第二個層面。  
第三個層面是茶的制度。現在有農業局、茶葉局等,古代有茶馬古道、茶馬交易。  
最後是哲學層面的。例如陸羽的《茶經》,裏面談的很多都是茶的精神形態,我認為茶道就是關於茶的人文精神和與之相應的規範和行為,所以茶道的核心用四個字概括,叫精行儉德。精行儉德是陸羽在《茶經》裏面説的,它的傾向性很鮮明,就是要內斂,要控制自己的慾望,成為一個謙虛的人,我認為這是茶文化最核心的精神。
1
新華網
請您推薦幾本您受益良多的書?
2
王旭烽
我非常喜歡《世説新語》,它很詼諧,而且書裏人物的種類很多。
我非常喜歡《世説新語》,它很詼諧,而且書裏人物的種類很多。
我非常喜歡《世説新語》,它很詼諧,而且書裏人物的種類很多,比如吝嗇的人、戲謔的人、很有醜態的人,它分得很細。作者將魏晉時期的人物風貌刻畫地栩栩如生,我喜歡這類有趣、短小的故事。  
國外的書,我一直很喜歡蘇聯文學。另外,張岱的小品文、《涼州十八拍》也很推薦大家閱讀。當然《望江南》我也希望你們讀,希望你們讀了以後愛上喝茶。  
(監製:翁璟 策劃:馬江 拍攝:宋越 製作:宋越 歐陽雨軒 采寫:宋越 郭妍廷 耿嘉祎 採訪:郭乃歌 編輯:宋越)
010070070010000000000000011200000000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