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鄉村奔“富”未來
2022-05-21 10:10:57 來源: 杭州日報
圖集

田蘭芳 製圖

  綠水逶迤去,青山相向開。一片播種與收穫的土地,一條共同奔“富”的幸福大道。

  在“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指引下,杭州用壯士斷腕的雄心拼搏出了一個個山鄉巨變的創新實踐。

  浙江進入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範區以來,杭州踔厲奮發謀新篇,加速推進新時代美麗鄉村升級版——未來鄉村建設。

  從美好願景到日益清晰的“施工圖”,走向共同富裕的秀美畫卷正在杭州鄉村徐徐舒展。

  一線觀察:

  美麗鄉村催生美麗經濟

  富陽有個村,因為一位畫家的名字而得名。它就是黃公望村。走進該村,猶如走進黃公望筆下的山水名作《富春山居圖》。

  “我們這裡農村面貌好,城裏的人愛來,我們這些‘阿姨’在家就可以賺錢。”今年60歲的朱梅娟,是富陽黃公望村第一個開民宿的村民。自2012年開辦民宿以來,因為她的一手好廚藝和一副真誠待人的熱心腸,民宿的生意一直很好。在她帶動和幫助下,村裏不少45歲以上的婦女也紛紛做起了民宿生意,如今全村民宿已達58家。

  “做生意不能單打獨鬥,抱團經營可以收到更好的效益。”朱梅娟還是“公望女管家”社會公益組織服務中心的負責人,她介紹,雖然疫情對民宿生意造成了一定影響,但大家絲毫沒有懈怠。過去一年,借助“公望女管家”&&,村裏的民宿工作者持續參加了禮儀、插花、茶藝等培訓,助力村中民宿的服務升級。

  豐富的生態資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蘊,讓黃公望村走出了一條文旅融合發展、村集體收入蒸蒸日上的“奔富”之路。2021年,黃公望村集體經營性收入超過600萬元,鄉村年接待游客39.8萬餘人次,營業收入2800萬元,創利稅800余萬元,累計解決300多人就業。(下轉第2版)

  “通過産業提升、旅游拓展、文化挖掘、生態保護等手段,我們正在積極打造以公望文化等特色品牌為引領的未來鄉村示範、鄉村振興樣板,為探索建成高質量共同富裕示範區的最美基本單元提供黃公望模板。”黃公望村黨委書記王忠升介紹。

  村莊美麗宜居,産業多彩新樣……美麗鄉村催生美麗經濟的實踐,同樣也在建德市下涯鎮的之江村上演。

  依託大生態,下涯鎮以之江村為核心,聯動周邊6村的景觀資源,打造最美江南“攝影小鎮”,吸引大批攝影愛好者前來體驗。人多了,發展的活力就旺了。通過全域農旅融合,之江村先後招引樸宿文旅、西部醫學等旅游項目,打造集康養度假、田園休閒、現代農業等功能於一體的國家鄉村度假區。同時成立之江村鄉村振興發展有限公司,探索“資源變資産,村民變股民”鄉村經營新模式。2021年,之江村全年接待游客35.5萬人次,僅各類旅游收入就達到1800萬元。

  “以前都想跑到外面去打拼,現在回來的年輕人越來越多了。”“85後”小陳是今年返鄉的年輕人之一。在她看來,現在家鄉的發展越來越好,不僅能在美好的生態下實現自己的創業夢,還能照顧家裏人,給孩子提供良好的教育,這大概就是她想要的“詩和遠方”了。

  杭州探索:

  鄉村“綠富美”的“多元路徑”

  美不美,看鄉村;富不富,看農民。向着高質量“共富”的目標,杭州探索美麗鄉村“未來式”的步伐愈加緊湊有力——

  2021年,杭州啟動首批市級38個(其中省級12個)未來鄉村創建,今年又啟動市級47個(其中省級32個)未來鄉村創建。各美其美,美美與共。如今,未來鄉村創建成效初顯:蕭山區橫一村寫好稻子、柿子、院子的文章,打造出稻香田園、古柿樹園、野郊公園、美麗庭院融合的田園美景;桐廬縣深澳村持續引進非遺藝人和青年創客,打響“深澳百匠”品牌;西湖區長埭村結合中國美院、中國音樂學院等藝術資源,開展“藝術+文創”為特色主題的未來鄉村建設;余杭區徑山村建立徑山茶種植、加工、包裝、儲運、銷售等全産業鏈閉環溯源管理體系,推動徑山茶産業升級……

  政策加碼讓創建工作更有底氣。去年以來,杭州按照“美麗鄉村普惠、數字鄉村賦能、未來鄉村引領”新時代美麗鄉村建設格局要求,在全國全省率先&&《杭州市未來鄉村建設工作方案》《杭州市未來鄉村創建評價指標體系(試行)》和《杭州市未來鄉村建設指南(試行)》等政策文件,細化設計未來鄉村建設指標和場景應用要求。

  截至今年4月底,去年啟動的市級38個未來鄉村,累計投資1.8億元,324個項目已完成214個,預計今年10月底全部完工。今年啟動的市級47個未來鄉村,目前市級創建計劃任務已下達,各地正在組織規劃編制工作。

  行動計劃:

  幸福生活照亮未來

  從美麗“盆景”到美麗“風景”,從美麗鄉村到美麗經濟,杭州的鄉村振興之路,就是一條不斷探索、需要用心經營和守護的城鄉共富之路。

  根據《杭州高質量促進農民農村共同富裕行動計劃(2021-2025年)》,杭州將通過黨建領富、産業致富、城鎮聚富、數智創富、改革促富、民生惠富、美麗共富這“七大行動”,爭取到2025年完成一系列指標——率先基本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高質量建成鄉村振興示範市;村集體經濟總收入最低從30萬元增加到80萬元、經營性收入最低從20萬元增加到50萬元;農民收入增速高於地區生産總值增速、高於城鎮居民收入增速,低收入農戶收入增速高於農民收入增速,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5.7萬元,低收入農戶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3萬元,城鄉居民收入倍差縮小至1.7以內;美麗鄉村建設全覆蓋、農業社會化服務全覆蓋、鄉村數智治理全覆蓋、優質公共服務全覆蓋。

  到2025年,杭州還將打造100個未來鄉村標杆樣板,讓美麗的鄉村底色、現代的産業形態、包容的文明鄉風、配套的公共服務、共享的幸福生活照亮未來鄉村,讓杭州的農民有更多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並計劃建設共富村200個以上、共富帶50條、共富聯合體25個,點線結合,連片發展,最終建成為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範區的重要窗口,讓杭州鄉村成為人民美好生活的嚮往之地。(記者 葛玲燕 通訊員 朱新楠)

責任編輯:張靈

組圖丨浙江龍灣:“萌娃”迎亞運
組圖丨浙江龍灣:“萌娃”迎亞運
亞運人物志丨愛亞運 愛集郵
亞運人物志丨愛亞運 愛集郵
亞運人物志丨杭州大伯集報獻禮亞運
亞運人物志丨杭州大伯集報獻禮亞運
【顯影中國】百年理髮店傳承人:我用手藝守護記憶
【顯影中國】百年理髮店傳承人:我用手藝守護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