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頻道 > 新聞 > 正文
2025 11/22 09:53:07
來源:新華網

我們的村莊|你好,第60戶!

字體:

  時至今日,再次重溫雲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動海縣龍利村的變化歷程,站在鏡頭前的龍利村黨支部書記玉兒囡,還是忍不住落淚。

民警巡邏(攝於10月22日)。新華網發(李浩 攝)

  龍利村靠近緬甸,傣語意為“打鐵的地方”,是我國最臨近邊境線的村寨之一,因一步跨兩國,一水連兩界,被譽為“極邊第一村”。由於村寨自治能力弱、群眾參與度低,這個只有59戶人家的村寨治安問題一度較為突出。

民警在村中巡邏(攝於10月22日)。新華網發(畢小懿 攝) 

  為了改變這一現狀,西雙版納邊境管理支隊打洛邊境派出所組織多方力量在當地開展重點整治,期間集中打處了一批各類違法犯罪人員。

民警與村民交流(攝於10月22日)。新華網發(畢小懿 攝)

  2021年春,在為抵邊警務室選址時,打洛邊境派出所做了一個溫暖的決定,將226抵邊警務室建在村中央,民警24小時駐勤,既管邊境,又辦警務。

民警與村民交流(資料圖)。新華網發(西雙版納邊境管理支隊供圖)

  57名由民警和群眾組成的“極邊第一村警民護邊隊”,打破了村寨多年的沉寂。2023年,打洛邊境派出所把曾經在2018年推行的“警企村”聯創聯建的成功經驗複製到龍利村,並推廣至5個村寨。

  通過“景區+村寨”合作運行、“黨務+村務+警務”相互融合、“土地+人力+資産”形式,警務室&&旅游公司為這支隊伍量身打造了景區保安、旅游車駕駛員等職業,讓他們的收入從單一的土地租金收入,變為“景區分紅+職業工資”的雙重保障,龍利村等邊境村寨人均可支配收入從1.8萬元提高至2.6萬元。

民警與村民在村中行走(攝於10月22日)。新華網發(李浩 攝)

  2023年4月,在鞭炮聲中,村民們將“第60戶榮譽居民戶”的牌匾鄭重懸挂在警務室門前。

  如今,龍利村已經連續多年“零警情、零糾紛、零發案”。打洛邊境派出所教導員陳輝介紹,在發動群眾力量的基礎上,派出所推動聯合查緝點實體化運行,自發參與查緝的人數一度破百。“建和美邊境線,讓跨境違法犯罪沒有滋生的土壤,成為眾人的共識。”

  2024年,40余名村民組成的“警民護邊隊”活躍在邊境線上,他們曾是待業青年,如今既是治安員,也是巡邊員、調解員。

民警在村中巡邏(攝於10月22日)。新華網發(李浩 攝)

  多年來,以打洛為樣板的強邊固防實現了跨越式發展,雲南省委省政府參照打洛樣板,在全省8個邊境地州同步推進建設。2025年,打洛邊境派出所將邊境聯防所、警務室分別優化至12個、5個,建立警務室和聯防所“六項工作制度”,通過最小的力量資源實現了最大的管控效果。(完)(范芳鈺 李浩)

【糾錯】 【責任編輯:丁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