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頻道 > 新聞 > 正文
2025 10/21 16:48:54
來源:《瞭望》新聞周刊

瞭望 | 雲南河口:扛牢固邊興邊富民使命

字體:

  截至今年7月,河口縣已開展咖啡、木薯、榴蓮等多個品類邊民互市進口商品的落地加工,商品種類從2024年的5種增至6種,開展邊民互市落地加工企業備案7戶,規模效應持續擴大

  文 |《瞭望》新聞周刊記者 林碧鋒 王賢思 曾維

  在海拔76.4米的中國西南海拔最低點,有一座邊陲小城,常居人口不足10萬,年&&境人員卻超500萬人次。它就是地處紅河與南溪河交匯口、與越南老街省隔河相望的雲南省紅河州河口瑤族自治縣。

  作為主體功能區的邊境地區,河口縣始終肩負着強化國土安全和對外開放的使命擔當。

  “開通!”1993年5月18日,作為滇越鐵路路段同步開展建設的中越鐵路大橋歷經三次被毀與修復,終於修復通車,河口口岸隨即恢復通關。

  如今,滿載貨物的列車仍每日通過中越鐵路大橋往返於兩國之間。從鐵路到公路,從笛聲到車輪,河口的發展,始終與一座座橋梁的命運緊密相連。截至今年7月,河口縣已開展咖啡、木薯、榴蓮等多個品類邊民互市進口商品的落地加工,商品種類從2024年的5種增至6種,開展邊民互市落地加工企業備案7戶,規模效應持續擴大。

  昆明海關統計數據顯示,今年前8個月,河口海關監管進出口貨物126.3億元,其中出口貨物88.5億元,同比增長24.5%;出口貨值中,農産品貨值55.7億元,同比增長10.7%。

  在八條半村民小組,以“百年滇越鐵路”文化為主線的鄉村旅游綜合體——“八條半·憶光年”景區於2023年3月正式開業。該項目融合農業、休閒旅游與文化康養,充分利用滇越鐵路、千畝橡膠林和南溪河漂流等資源,推出無邊泳池等體驗項目,吸引大量中越游客旅居觀光。

  這座邊境村莊漸漸成了“網紅打卡地”,許多村民在家門口做起生意。村民楊貴武説:“以前我們靠橡膠、果蔬種植和外出務工為生,如今村裏變成旅游景點,在家門口就能賺錢。”

  “我們通過發展特色産業,帶動村民人均年收入突破2萬元。”城郊村黨總支書記林貴東説。

  綠色是河口的底色,也蘊含着發展的潛能。近年,從單個村組到縣域整體,河口縣生態與旅游建設同步推進:城郊村庭院綠化率達100%、森林覆蓋率58.88%,2023年全縣8個村莊入選雲南省第四批省級森林鄉村。

  依託跨境旅游與交流合作激發活力。據河口&&境邊防檢查站數據,2025年截至8月23日,河口口岸&&境人員突破400萬人次,同比增長16.6%。2024年中越(紅河)邊境經濟貿易旅游交易會、“兩國一賽道”國際自行車賽等系列活動,彰顯其在構建中越命運共同體中的積極作用。

  河口地處中越邊境,邊境線長達193公里,是國家安全的重要前哨。

  過去,河口縣一度面臨矛盾糾紛類型多、邊境治理難度大等挑戰。為高效化解基層矛盾、實現“問題在一線解決”,河口縣創新推行“三個三”工作機制——創優網格自查、行業排查、部門聯查三種排查方式;實施紅、黃、綠三色等級預警;深化村、鄉、縣三級聯動調處。這一機製成功入選全國社會治理創新案例。

  “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河口縣不斷健全黨政軍警民“五位一體”強邊固防機制,在邊境線上,動人的戍邊故事不斷續寫——

  無論是“全國優秀共産黨員”“全國十佳衛國戍邊英模”楊天才三十載踏遍邊界的堅守,還是“2022年度全國三八紅旗手”“雲南好人”周躍艷負傷守一線的執着……他們的選擇藏着共同信念:身前是國界,身後是家園,“不忘初心、不負家國”,便是對這片土地最莊嚴的承諾。

【糾錯】 【責任編輯:丁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