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頻道 > 新聞 > 正文
2025 09/13 16:10:05
來源:新華網

個個是“硬菜”!昆明聶耳交響樂團開啟第十個跨年樂季

字體:

演出現場(9月12日攝)。新華網發(昆明聶耳交響樂團 供圖)

  隨着9月12日晚開幕音樂會在春城劇院開演,昆明聶耳交響樂團2025-2026音樂季正式拉開帷幕,這已是昆明聶耳交響樂團確立音樂季制度以來的第十個跨年樂季,也是指揮家、鋼琴家張櫓履新樂團藝術總監兼首席指揮後的第一次演出。

演出現場(9月12日攝)。新華網發(昆明聶耳交響樂團 供圖)

  今年9月起,張櫓接棒此前擔任藝術總監兼首席指揮的指揮家黃屹。張櫓畢業於上海音樂學院,主修指揮與鋼琴雙專業,並赴芬蘭、意大利深造,師從多位名師。在演出開始前的見面會上他告訴大家:“本次音樂季的選曲個個是硬菜!”本次音樂季將帶來12場演出,從今年9月延續到明年6月。相關購票信息可在昆明聶耳交響樂團或春城劇院微信公眾號上了解。

演出現場(9月12日攝)。新華網發(昆明聶耳交響樂團 供圖)

  據了解,在曲目選擇上,本次音樂季以“紀念”作為貫穿全季的精神內核,圍繞英國、法國、俄羅斯—前蘇聯三大作曲傳統,構建出一條橫跨十九世紀中葉至二十世紀中葉的音樂脈絡。“今年是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前蘇聯作曲家德米特裏·肖斯塔科維奇逝世50周年、誕辰120周年,也是同樣以和平立場著稱的英國作曲家愛德華·本傑明·布裏頓逝世50周年。這些曲子都與主題不謀而合。”張櫓介紹。

  除了可以聽到大師們諸多名曲,由樂團委約雲南籍著名作曲家黃薈創作的交響音畫組曲《茶馬古道》,也將在音樂季“雲南的驕傲”系列音樂會上首演。該作品用交響音畫的手法,將雲南茶馬古道上的風光、風情、民俗等不同場面交織而成,兼具鮮明的民族風格與個性化的音樂語言。《茶馬古道》的創作耗時二十餘年,黃薈自1997年起多次深入雲南各民族地區開展采風考察,經多年素材篩選與沉澱打磨,最終得以完成。

演出現場(9月12日攝)。新華網發(昆明聶耳交響樂團 供圖)

  在藝術家配置上,本次音樂季不僅邀請了許多活躍在國際舞&上的獨奏家,還邀請了土耳其著名指揮家阿帕斯蘭·艾頓蓋普,同時,桂冠指揮黃屹也會“返場”指揮,共敘與昆明聶耳交響樂團的十年之緣。

演出現場(9月12日攝)。新華網發(昆明聶耳交響樂團 供圖)

  在9月12日的開幕之夜上,張櫓以鋼琴獨奏兼指揮的雙重身份演繹肖斯塔科維奇《第一鋼琴協奏曲》,並執棒《第一交響曲》,“邊彈邊揮”的表現形式極具難度,考驗與樂團的默契程度,也讓演出更為精彩。而在樂季後段,著名指揮家張國勇指揮的《第十一交響曲》將與之遙相呼應,共同描繪肖斯塔科維奇創作生涯的起點與高峰。

演出現場(9月12日攝)。新華網發(昆明聶耳交響樂團 供圖)

  張櫓説:“樂團裏的老師們都非常可愛質樸,藝術家應該是自然和敏感的,音樂是一種語言,音樂響起的時候,我能感受到我們的理念和狀態是一致的,我們的距離非常近。今後我們會增加更多的默契,去溝通去創作,一切都要建立在音樂之上。”

  在張櫓看來,好的音樂應該更貼近大眾,他説:“音樂是可以玩的,今後我會從年輕人的視角去做音樂季。”未來他也將與樂團的演奏家們一起,拓展更多不同的音樂風格。“我將用新的指揮風格指揮老曲目,詮釋不同理念,同時將帶來一些德奧音樂之外的音樂曲庫,並讓樂團裏的老師們走出曲目上的‘舒適區’,挑戰更難的曲目。”張櫓説。

見面會現場(9月12日攝)。新華網發(昆明聶耳交響樂團 供圖)

  “希望樂團之後可以開設一些音樂講座。”“希望樂團可以有一些公開排練,讓我們有機會和演奏家們一起演奏。”“之後的演出中會不會加入一些管樂的演奏曲目?”在12日的演出前見面會上,許多春城樂迷為樂團的發展積極獻言,他們有的是追隨樂團多年的資深聽眾,有的是陪伴樂團一起成長的音樂學徒。

演出現場(9月12日攝)。新華網發(昆明聶耳交響樂團 供圖)

演出現場(9月12日攝)。新華網發(昆明聶耳交響樂團 供圖)

  多年的積澱讓這支樂團從探索走到成熟,也讓昆明這座城市在音樂中擁有了屬於自己的回聲。昆明聶耳交響樂團團長柴沁園説:“過去我們與首任藝術總監黃屹並肩攜手,從制度建構到藝術格局,從舞&運營到品牌塑造,逐漸繪就了文化型樂團的圖景。這一切凝結了全團的努力和心血,希望張櫓以清晰的藝術理念、開放的思維格局,引領樂團邁進一個更具包容性、創造力、系統性的未來階段。同時我們的發展離不開樂迷和觀眾的厚愛,很多樂迷是幾代人一直支持我們,也承擔起了音樂傳承的作用,十分感謝他們。”(羅春明 丁凝)

【糾錯】 【責任編輯:丁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