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頻道 > 新聞 > 正文
2025 08/07 09:12:15
來源:新華網

高原山嶺好“風光” 打挂山的綠色堅守

字體:

  7月,風拂過滇中山嶺,掠過成排矗立的風力發電機,巨大葉片晝夜旋轉。風吹雲散,漫山光伏板在暖陽下熠熠生輝。

航拍紅土坡風電場(7月8日攝)。新華網發(劉雲 攝)

  在雲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南華縣,雲南滇能智慧能源有限公司打挂山風電場負責運維的140颱風力發電機,分佈在一街鄉、羅武莊鄉、五街鎮和紅土坡鎮境內的山間,至今已安全運行超過3200天。日前,該風電場收到了雲南省總工會、雲南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頒發的“雲南省工人先鋒號”稱號證書。這個21人的團隊,正以科技創新為引領,保供能、守安全,在電力“風光”的一動一靜之間,推動高原新能源産業蓬勃發展。

  追風逐日 綠能涌動

  山間風勢變幻不斷,又逢雨季,大霧、烈陽、倏忽而至的暴雨交錯,天氣難測。近1個多月,打挂山風電場的運維工程師就穿梭在這樣的山嶺之間,開展着風電場的年度檢修。目前,這項工作進入尾聲,大部分風力發電機已完成維護。

維護人員正在風機頂上開展檢修工作(7月8日攝)。新華網發(劉雲 攝)

  打挂山風電場由紅土坡風電場、五街風電場和獨田箐光伏電站組成。從打挂山風電場位於紅土坡鎮的維檢中心出發,到最遠的風機要在山路間驅車2個小時。到達後,運維工程師將在80米高的風機上工作4至6個小時。在打挂山,這樣的維檢工作每年開展,這是第9年。

維護人員正在光伏方陣中檢查光伏組件(7月9日攝)。新華網發(劉雲 攝)

  梳理完善9類風險數據庫,形成日辨識、周分析、月總結的管理模式,深入開展承包商“等同化”管理……在打挂山風電場副主任劉斌眼裏,管理機制的完善和執行是保障風電場安全運行超過3200天的最大秘訣。“我們實行雙重預防機制,每月會有不同人員作交叉檢查,同時還有上級指派的督察,嚴格排除安全隱患。”劉斌説,風險在打挂山風電場被分為4個級別,每級都有對應的處理方式。另外,風電場還會定期開展安全培訓,提升團隊安全意識。

維護人員正在開展鐵塔巡線工作,用望遠鏡查看鐵塔部件情況(7月9日攝)。新華網發(劉雲 攝)

  2024年,打挂山風電場發電量約8.84億度。“紅土坡、五街兩個風電場,總裝機容量共30萬千瓦。加上去年投産的獨田箐光伏電站,整體裝機容量達到了39萬千瓦。”劉斌介紹,曾經,打挂山的裝機規模位於雲南省前列,目前隨着雲南綠電産業的發展,“這樣的規模也比較常見了。”

維護人員正在用設備觀察紅土坡風電場1號主變外觀(7月9日攝)。新華網發(劉雲 攝)

  截至目前,打挂山風電場2025年已完成發電量近5億度,這些電能匯入雲南電網,通過變電站輸送到工廠、園區和千家萬戶。

  乘科技風 行發展路

  “幹我們這一行,保供電是重中之重。對於設備,一方面是巡檢,另一方面是改良。”劉斌説。

  長期巡檢工作中,工程師會在其間發現設備存在的缺陷、隱患和不足之處,然後通過技術改造讓設備更穩定、安全、高效。

工程師正在開展風機技改工作(7月8日攝)。新華網發(劉雲 攝)

  2024年11月8日,打挂山風電場85號風機成為了國家電投集團雲南國際電力投資有限公司的首&PLC100%國産化風機。PLC作為風機控制系統的核心組成部分,具有機組過程控制、安全保護、故障檢測、參數設定、數據記錄、通信接口、數據顯示以及人工操作等功能,對風電機組邏輯控制和順序控制起到關鍵作用。

  以往風機控制系統使用PLC均為進口産品,軟硬體技術完全依賴國外,且存在供應鏈斷供、PLC隱藏編程、通信數據洩露等風險,給新型電力系統帶來巨大風險隱患。

  “現在的PLC兼顧安全性與通用性,通過國産化適配技術,做到100%軟硬體自主可控。”工程師高慶鵬説,國産PLC不僅解決了進口PLC帶來的控制系統封閉、採購周期長、信息不安全等問題,還能有效降低設備故障率和運維成本,延長設備壽命,提升發電時間。

遙望紅土坡風電場維檢中心和遠處風機(7月8日攝)。新華網發(劉雲 攝)

  近年來,打挂山風電場團隊自主實施了變頻器水冷系統改造、發電機軸承甩油技改等11項創新性技術改造,獲中國電力技術市場協會運維檢修分會4項質量管理技術成果。此外,團隊還攻克高原山地風電35千伏架空線路防雷的技術難題,僅用時5天完成300兆瓦風電場全停檢修工作且一次性復電成功,大幅降低損失電量。

  21個青年 1個“小家”

  日常巡檢,保供電;創新改造,提質效。這就是打挂山風電場團隊的工作。

  一天的工作結束,夜幕降臨,紅土坡維檢中心活動室傳來陣陣喧鬧。運維工程師張金飛、胡建華支開棋盤,“殺”了起來。眾人圍觀,有同事忍不住指點,爭論聲不斷抬升,最終化為齊聲歡笑。

休息之餘,工程師們選擇到活動室運動鍛煉(7月8日攝)。新華網發(劉雲 攝)

  “打挂山風電場團隊青年員工佔比65.2%, 平均年齡31歲,因為我們平時與外界接觸較少,一年三分之二的時間都在山裏,所以就建設了‘職工小家’,讓大家下班可以聚在活動室下棋、打球,一起活動。”劉斌説,平時公司也會組織大家開展文娛、團建活動,為同事過集體生日,關愛員工身心健康。

紅土坡風電場維檢中心會定期開展安全培訓會(7月8日攝)。新華網發(劉雲 攝)

  近年來,打挂山風電場以“五好小家”建設為主線,聚焦職工群眾“急難愁盼”問題,解民憂、辦實事,持續改善辦公、住宿條件,獲評國家電力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第三批示範職工小家”。此外,打挂山風電場還積極開展黨工團聯建活動,組織開展了“防火及用電安全宣傳”和“映山紅”愛心公益、“慰問孤寡老人”等一系列社會公益活動。

  “拿獎對我們是很大的鼓勵,但現在也要從零開始。”劉斌&&,下一步還是要繼續做好分內之事,將運維工作一絲不茍地做下去,做好安全管理,同時發揮每個人的長處,持續開展創新工作。

進入雨季後,維檢中心時常開展防汛工作,清除電力設備周邊安全隱患(7月9日攝)。新華網發(劉雲 攝)

  對140颱風機的半年檢即將收尾,緊隨其後的工作是對風力發電機葉片的巡查。“今年雨水較多,防雷工作不可忽視。”劉斌&&,團隊將針對葉片防雷導通開展測試,以保第三季度用電高峰期的生産安全、平穩。(完)

【糾錯】 【責任編輯:李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