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頻道 > 新聞 > 正文
2025 06/12 08:49:37
來源:新華網

雲南省生態環境系統系列訪談丨怒江州生態環境局:彰顯綠色發展底色 交出峽谷鄉村振興美麗答卷

字體:

  問:怒江州如何切實將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工作融入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建設各方面和全過程?生態環境保護和生態文明建設取得了哪些積極成效?

  一直以來,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積極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全面壓實生態環境保護“黨政同責、一崗雙責”,不斷念好“山水經”、打好“生態牌”、做好“邊文章”,生態文明理念不斷深入人心,綠色發展的底色更加鮮明彰顯。

  近年來,怒江州被授予第四批“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州”稱號;獨龍江入選生態環境部第三批美麗河湖優秀案例;6個河流河段、1個水庫被評定為省級美麗河湖;高黎貢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瀘水管護分局成為中國人與生物圈國家委員會確定的全國第一個自然教育基地試點單位;貢山縣被命名為全國第三批“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並獲得“中國天然氧吧”稱號;全州森林覆蓋率達67.77%,居全省第三,森林單位面積蓄積量達195m³/公頃,居全省第一。

  2020年以來,公眾對怒江州生態環境質量滿意程度持續保持在94%以上,怒江州正在轉變為鄉村振興和生態文明示範創建的典型,成為一張有價值的且不斷增值的生態名片。

  問:怒江州有哪些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經驗可供其他地區借鑒參考?

  持續改善生態環境質量

  怒江州緊緊圍繞深入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及美麗中國建設總體目標,堅持精準治污、科學治污、依法治污。近年來,全州生態環境質量持續穩步提升,2021年至2023年怒江州污染防治攻堅戰成效考核連續三年“優秀”。

  2024年,全州空氣環境質量優良率100%;怒江、瀾滄江、獨龍江水質穩定達到水功能區劃要求,縣級及以上飲用水源水質達標率100%;全州土壤環境質量總體保持良好。

  切實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

  怒江州開展建設生物多樣性保護核心區五年行動,實施滇西北水源涵養、生物多樣性保護和三江並流區生態綜合治理等項目,全州森林資源管護面積達1853.05萬畝,切實夯實生物多樣性保護基礎。

  同時,明確637名州、縣、鄉、村四級林長,聘用3.3萬名生態護林員,成立怒江高黎貢山生物生態安全保護聯合會,持續構建生物多樣性保護體系,不斷發現瀘水角蟾、獨龍江臭蛙、姚家坪鳳仙花等一大批新物種,持續叫響怒江州“自然地貌博物館”“生物物種基因庫”稱號。

  健全生態文明制度體系

  怒江州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加快建立健全生態文明制度,健全國土空間開發、資源節約利用、生態環境保護的體制機制,編制完成並動態更新生態環境分區管控體系,構建“黨委領導、政府主導、企業主體、社會組織、公眾參與”的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大格局,累計完成120余項生態文明體制改革任務,建成9個生態環境自動監測站。

 提升生態環境治理能力

  怒江州堅持用最嚴格的制度、最嚴密的法治保護生態環境,頒佈施行《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城鄉環境衞生管理條例》《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怒江美麗公路路域環境管理條例》等,建立“覆蓋全面、權責一致、獎懲分明、環環相扣”的責任體系。

  同時,怒江州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加快提升全州城鄉“兩污”治理能力和水平,建立健全城鄉“兩污”治理“建管用”機制。

  問:怒江州如何將生態優勢融入“有一種叫雲南的生活”並將其轉化為發展“勝勢”?

  怒江州緊緊圍繞“資源變資産、資源變資本、資源變産業”的發展目標,堅定不移走生態綠色高質量發展之路,發展壯大資源經濟,發揮綠色資源優勢,切實推動“綠水青山”生態優勢向“金山銀山”經濟優勢轉化,助推生態産品價值實現。

  怒江州立足豐富的山水資源稟賦,打造15個高品質生態旅游景區,其中4個被評為省級綠美標杆典型;實施20個農文旅融合示範村項目;連續8年舉辦野水皮划艇賽事,榮獲中國體育旅游精品賽事。2024年怒江州累計接待游客1024.55萬人次,同比增長14.1%,旅游總花費90.42億元,同比增長7.7%,“秘境怒江·戶外天堂”品牌逐步叫響。

  依託自然保護地、邊境旅游試驗區、美麗公路等資源優勢,怒江州因地制宜大力發展綠色農業,做優做強草果、香櫞、咖啡等特色産業,怒江綠色香料産業園入選國家農村産業融合發展示範園,粒述咖啡莊園入選首批“雲南省精品咖啡莊園”。

  “十四五”以來,全州峽谷特色生態農業産業、農林牧漁總産值64.93億元,同比增長2.6%,實現一産增加值42.02億元,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913元,增幅排名全省第四;全州草果種植面積穩定在110萬畝左右,挂果面積達62萬畝,鮮果産量7.2萬噸,實現全産業鏈産值達23億元,輻射帶動人均增收3438元;茶葉種植面積達6.5萬畝,綜合産值1.7億元;咖啡種植面積突破3萬畝(其中精品咖啡2.05萬畝),綜合産值達2億元以上。

 問:下一步,怒江州將從哪些方面發力進一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促進經濟社會綠色低碳轉型和高質量發展?

  怒江州將繼續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節約集約、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道路,不斷鞏固提升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州創建成果,繼續推進産業結構調整、污染治理、生態保護,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怒江。

  推進美麗怒江建設

  落實美麗雲南建設措施任務清單,以細顆粒物控制為主線,推進多污染物協同減排,呵護藍天白雲。

  以怒江、瀾滄江、獨龍江等重點流域為核心,持續推進美麗河湖建設,加強城鄉“兩污”治理,統籌做好“三水”保護,保護怒江清水綠岸;以蘭坪白族普米族自治縣重金屬污染防控為重點,實施土壤污染源頭防控行動,加強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和風險管控,有效保障建設用地安全利用,守護良田沃土。

  切實維護生態安全

  抓好生物生態安全風險防範和保護,有序推進高黎貢山國家公園創建等工作。同時加快實施重要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重大工程,全面構建生態安全體系,堅決築牢西南生態安全屏障。

  強化國土空間管控

  嚴格落實生態保護紅線、環境質量底線、資源利用上線和生態環境准入清單對空間利用格局和開發強度的管控要求,嚴禁不符合主體功能定位的開發建設活動。

  及時優化調整生態環境分區管控成果,加強生態環境分區管控在城鎮開發、産業布局、項目選址等方面的應用,構建生態環境精細化、信息化管理體系。

 持續提升治理能力

  常態化開展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工作,推動常規行政執法與生態環境損害賠償磋商的有效銜接,加強生態環境領域司法保護;構建以排污許可制為核心的生態環境管理體制,全面實施排污許可證“一證式”執法監管;加快現代化生態環境監測體系建設,強化生態環境科技支撐,以科技創新賦能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持續提升生態環境治理能力。

  有效整治突出問題

  積極推行生態環境執法“六項機制”,持續提升生態環境綜合監管水平,從解決突出生態環境問題入手,注重點面結合、標本兼治,堅決查處破壞生態環境違法行為,加快推進中央和省級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反饋問題的整改,有效解決群眾身邊的突出生態環境問題,切實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不斷提升人民群眾對優美生態環境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糾錯】 【責任編輯:徐華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