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頻道 > 新聞 > 正文
2025 06/11 09:07:11
來源:新華網

雲南省生態環境系統系列訪談丨迪慶藏族自治州生態環境局:建設高原生態安全屏障 堅定不移走綠色發展之路

字體:

  問:迪慶州在保護高原生態系統完整性、提升生態服務功能方面有哪些經驗與啟示?

  近年來,迪慶藏族自治州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持生態立州戰略不動搖,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堅定不移走綠色發展之路。

  經過不懈努力,迪慶州生態環境質量持續優化,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率100%,細顆粒物(PM2.5)濃度13μg/m³;地表水國控斷面水質達到或優於Ⅲ類的比例為100%,省控斷面水質達到或優於Ⅲ類的比例為92.3%;森林覆蓋率達63.98%。2020—2023年度污染防治攻堅戰連續四年被省級考核為“優秀”;2022年,迪慶州成功創建為國家第六批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2023年維西傈僳族自治縣成功創建為國家第七批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

  近年來,迪慶州始終堅持高標準維護高原生態系統完整性,不斷提升生態服務功能。

 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

  迪慶州堅定不移地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將生態文明建設作為加快高質量、可持續發展的不竭動力,將生態優先貫穿於生態環境保護的各項工作中,確保了生態系統得到最大程度的保護和恢復。

  實施系統治理、推進生態工程

  迪慶州深入實施森林撫育、草原生態修復、濕地修復、滇西北水源涵養、生物多樣性保護以及城鄉義務植樹等系統性工程,構建了健康穩定的生態系統,提升了生態系統的服務功能。

  同時,一體化推進綠美村莊、綠美機關、綠美生態廊道等建設,不斷擴大綠地面積,增加生態景觀,提升城鄉綠化美化水平。

  完善法規體系、強化監督執法

  迪慶州逐步建立健全生態保護制度,嚴格執行自然資源保護的法律法規,依法嚴厲打擊破壞生態環境的行為,為生態保護提供了有力的法治保障。

  注重科技引導、提升保護效能

  迪慶州在生態保護中注重科技引導,利用現代科技手段提升保護效能,建成了2個國控2個省控空氣自動站,3個國控2個省控水質自動站,5個噪聲自動監測站。白馬雪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天空地一體化”生態監測入選生態環境部生物多樣性保護優秀案例。

  全民參與、共建共享

  迪慶州持續加強生態環境宣傳教育,充分發揮新媒體優勢,全方位開展“環境日”“生態日”“生物多樣性日”等系列宣傳活動,引導廣大群眾共建共享生態迪慶。

 問:近年來,迪慶州從哪些方面發力推動生態保護與利用,守護一江清水向東流?

  金沙江流經迪慶達430公里,流域面積16810.8平方公里,涉及三縣(市)16個鄉鎮,是金沙江入滇的門戶,屬於長江上游重要的生態屏障。近年來,迪慶州在生態保護與利用方面採取了多項有力措施,金沙江(迪慶段)已多年保持Ⅱ類水質,實實在在守護一江清水向東流。

  迪慶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視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將其納入年度目標考核,持續推進河(湖)長制,及時補充調整各級河(湖)長&&單位,累計印發12份總河長令,不斷完善管理機制。同時,積極推進河湖“清四亂”常態化規範化,專項排查整治妨礙河道行洪突出問題,強化河道採砂管理;全州四級河長累計巡河11.5萬餘人次,清理河道垃圾4000余噸;排查整改“四亂”問題76件,整改率100%;完成認定衛星遙感問題圖斑整改821個;推進綠美河湖項目14個,累計完成綠化面積460萬平方米,植樹51.9萬株。

  迪慶州深入打好“長江保護修復攻堅戰”,重點盯緊深入打好納帕海保護治理與修復攻堅戰,持續推進香格里拉市穿城河流優先脫劣,確保全州地表水環境質量穩定改善。

  同時持續推進“護飲水”三年行動,加強飲用水源監測預警,提高飲用水安全保障水平;開展長江總磷污染控制,通過治理工業污染、生活源污染、農業源污染,實施生態修復項目,金沙江幹流總磷濃度穩定保持在0.1毫克/升以下;實施生物多樣性保護重大工程,加強保護野生動植物物種;紮實推進長江十年禁漁,積極開展增殖放流,共計放流123萬尾金沙江土著魚類;開展長江流域水生生物資源監測,金沙江流域內土著魚類種類和數量呈逐年上升趨勢。

  問:迪慶州採取了哪些措施把生態綠色內涵更好注入“有一種叫雲南的生活”?

  迪慶州已建有1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3個省級自然保護區、2個國際重要濕地、1個國家重要濕地、4個省級重要濕地、1個國家森林公園,全州保護地總面積佔全州國土總面積的43.32%,“三江並流”世界自然遺産地佔全州國土面積的40.59%。

  當前,迪慶州正在全力申報香格里拉國家公園,全方位構建以國家公園為主體、自然保護區為基礎、各類自然公園為補充的自然保護地體系。

  依託豐富的生態資源,迪慶圍繞“香格里拉”“三江並流”“梅裏雪山”“茶馬古道”等品牌,逐步將生態資源轉換為旅游資源,推動了生態旅游的發展,走出了一條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致富路、幸福路,讓來自海內外的游客在迪慶真切感受到“有一種叫雲南的生活”。

  2024年,迪慶州累計接待游客3122.98萬人次,同比增長23.83%;旅游業總花費達352.9億元,同比增長17.78%,增速在雲南省分別位居第一和第二。

  問:迪慶州從哪些方面推動生態美與百姓富的有機統一,持續推動綠色高質量發展?

  迪慶始終堅持綠色引領,着力發展綠色産業,立足生態和資源優勢,堅持産業轉型升級,實踐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轉化路徑。

  嚴格環境准入 培育壯大綠色産業

  迪慶州始終堅持嚴把環境准入關,嚴禁“兩高一低”企業落戶迪慶。同時積極培育壯大生態旅游和綠色能源等綠色産業,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步伐,用社會發展“含綠量”促進經濟發展“含金量”。

  發展特色産業 促進鄉村全面振興和群眾持續增收

  一方面,迪慶州全力發展綠色産業,實現由“伐木經濟”向“生態經濟”的轉變,通過景區反哺的形式持續帶動周邊社區發展,已累計反哺社區6093戶3.09億元。

  另一方面,迪慶州重點發展以葡萄、中藥材、特色畜禽、食用菌等特色資源為主的高原特色現代農業,以及綠色能源産業,將生態資源轉化為經濟優勢。截至目前,全州建設提升葡萄基地887.71畝,中藥材基地7000畝,推廣種植食用菌12080畝。

  堅持生態優先 落實生態效益補償惠民政策

  迪慶州始終堅持生態優先的發展理念,積極落實生態效益補償惠民政策。2024年,加強天然林保護工程管護國有林1652.5萬畝,投入管護資金1.2億元,2346萬畝公益林完成優化調整,兌現群眾補償資金1.02億元。同時聘請16165名生態護林員和2074名公益林管護員,發放工資2.02億元,實現天然林資源的全面保護。

  通過大力發展生態農業、生態林業等綠色經濟,普惠迪慶高原,讓群眾在保護生態的同時實現增收。(完)

【糾錯】 【責任編輯:徐華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