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頻道 > 新聞 > 正文
2025 04/10 14:26:49
來源:新華網

聽奧運冠軍的故事 汲取榜樣的力量

字體:

  4月8日,西南聯大“教育救國”的烽火志與奧運冠軍“為國而戰”的拼搏魂,在雲南師範大學跨時代“相遇”了——李曉霞、劉詩雯、許昕、馬龍4名國乒奧運冠軍走進該校,與師生們作交流分享。他們結合自身成長故事,帶給現場師生榜樣的力量……

李曉霞、劉詩雯、許昕、馬龍分享拼搏心得(4月8日攝)。新華網發(徐華陵 攝)

  關於體育精神 李曉霞這樣説

  李曉霞是2012年倫敦奧運會冠軍,女子乒乓球全滿貫得主,如今是瀋陽大學體育學院體育教育專業的教授。“如果有機會,希望可以給雲南師範大學的學生們帶來一堂我的課。”作為大學教授,李曉霞來到雲南師範大學頗有感觸,她的提議引得現場陣陣歡呼,而更讓現場師生深有感觸的,是她關於體育精神的分享。

李曉霞(左)作交流分享(4月8日攝)。新華網發(柴靜 攝)

  在李曉霞看來,雄鷹和蝸牛都是能到達金字塔尖的兩種動物,而蝸牛的精神則更趨近於體育精神。“雄鷹的飛翔能力是天賦,蝸牛是即使被打回到起點,依然能一步步向上爬。”李曉霞説,這種永不言敗、勇往直前的精神就是體育精神。

李曉霞(左)與小朋友切磋球技(4月8日攝)。新華網發(徐華陵 攝)

  劉詩雯:用決心和信念迎接高光時刻 戰勝低谷

  對於裏約奧運會女團冠軍、世乒賽“五冠王”劉詩雯來説,在成長歷程中,榜樣的力量十分重要。“我的職業生涯跌宕起伏,有過高光時刻,也有過失利和低谷。”談及自己的職業生涯,劉詩雯説,面對失利與低谷,需要持之以恒的決心和戰勝困難的信念。

劉詩雯(右)作分享交流(4月8日攝)。新華網發(徐華陵 攝)

  在她看來,失利與低谷有的時候也可以轉化成激勵自己的力量,要從失利中不斷地學習和總結經驗,只要心中有夢想,能夠堅持下去,未來的某一個瞬間一定會迎來屬於自己的高光時刻。“大家看到我們奪冠的是一瞬間,但對我們來説,更多的是日復一日的訓練。”劉詩雯説,技戰術、抗壓能力、對對手的分析,都需要一點一滴地打磨,不斷完善自己,當你足夠強大的時候,在賽場上就會像一個蓄勢待發的猛獸,迸發出意想不到的潛能。

劉詩雯與“西南聯大隊”球員切磋球技(4月8日攝)。新華網發(徐華陵 攝)

  許昕:做有創意的“反面教材”

  活動現場,許昕解釋了自己“大蟒”這一外號的由來:“蟒蛇最大的特點是,一旦目標出現,它就鎖定目標,不會讓目標逃走。我的打法更多時候是與對手糾纏到最後,讓他們‘破防’,然後機會就來了。”許昕認為,與自己的隊友們相比,自己更像“反面教材”,但是身邊優秀的隊友激勵他去努力,去做更強的自己。

許昕(右)作分享交流(4月8日攝)。新華網發(徐華陵 攝)

  許昕調侃道,自己打出來的一些“神球”,都是因為自己是“反面教材”,所以才會出現一些天花亂墜的創意。“訓練特別紮實的人,他會苦練基本功,心裏、腦子裏想的東西會在球&上直接反映出來,但是我經歷過乒乓球的不同時期,所以我可能會嘗試一些別人意想不到的技術和風格。”許昕認為,創新、智慧、聰明是非常重要的,每個人都可以挖掘出自己的特點。

乒乓球奧運冠軍許昕與“西南聯大隊”球員切磋球技(4月8日攝)。新華網發(徐華陵 攝)

  馬龍:要麼接受失敗 要麼全力以赴

  對於參加過四屆奧運會,馬龍用“巧了”兩個字來形容。從陪練到成為國乒的核心力量,馬龍説,自己是幸運的。對他來説,冠軍只有一個,無論大小比賽,能拿冠軍都不容易,每一步都需要腳踏實地,在面對挑戰的時候才能抗住壓力。

馬龍(中)作分享交流(4月8日攝)。新華網發(徐華陵 攝)

  “我對於乒乓球的感情是,不允許自己拿它去開玩笑。”馬龍説,每一次面對訓練、面對比賽,他都想做好,因為競技體育沒有平局,要麼接受失敗,要麼全力以赴去努力爭取勝利。

  在他看來,體育精神就是不斷突破自我的極限,他坦言,強迫自己做一件事有時候是很難的,尤其是特別疲累的時候,但當你有了明確的目標,這些都可以克服。此外,他也談到,體育精神不光是贏得比賽,更多時候是要教會自己如何面對輸贏,並且不被失敗打倒,能夠在逆境當中重生。

馬龍與“西南聯大隊”球員切磋球技(4月8日攝)。新華網發(徐華陵 攝)

  分享結束後,4名奧運冠軍還在現場與西南聯大代表隊——由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南開大學以及雲南師範大學的乒乓球選手組成的隊伍,以及中小學生代表等進行了有趣的表演賽,讓現場觀眾進一步感受到了乒乓球與奧運冠軍的魅力。(完)(羅春明 柴靜 徐華陵)

【糾錯】 【責任編輯:李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