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頻道 > 新聞 > 正文
2025 02/28 10:16:51
來源:新華網

春城人鷗情

字體:

  每年冬季,數萬隻紅嘴鷗從西伯利亞等地大規模飛抵雲南昆明越冬,成為當地冬季一道獨特的風景線,也成為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一張城市名片。

航拍海埂大壩的游客和紅嘴鷗(2月25日攝)。新華網發(徐華陵 攝)

  聽聲識人 人鷗之間的默契

  位於昆明市官渡區環湖東路的王官濕地公園,是市民及游客投喂紅嘴鷗的打卡點。市民張利雲像往常一樣,穿上志願者馬甲,帶上鷗糧,來到滇池邊投喂紅嘴鷗。清晨的王官濕地公園十分寧靜,只偶有幾聲鳥鳴,幾乎見不到紅嘴鷗的影子。

  “紅嘴鷗很有靈性,它們聽到我的聲音,就會成群地飛過來。”張利雲嘴裏“啊嗚喔”地呼喚着,紅嘴鷗果然從遠處水面飛來,爭相吃鷗糧,絲毫不怕人。這是他們之間多年來形成的默契和信任。

張利雲和紅嘴鷗互動(2月24日攝)。新華網發(宋瑞成 攝)

  看著圍繞在身邊的紅嘴鷗已經披上了黑色的“頭紗”,這意味着它們很快就要離開昆明。“你們吃得飽飽的才飛得動,明年我們還要再赴約。”張利雲説,2014年至今,每當紅嘴鷗要飛抵昆明,他都會提前做好準備迎接它們的到來。慢慢地,他和紅嘴鷗已經像朋友一樣,每天不來看看心裏不自在。

  張利雲介紹,除了投喂紅嘴鷗,他還會觀察紅嘴鷗的棲息情況,並向游客宣傳保護滇池、保護紅嘴鷗的相關知識,遇到不文明觀鷗行為,他也會上前勸阻。

張利雲呼喚來紅嘴鷗(2月24日攝)。新華網發(宋瑞成 攝)

  近年來,昆明市加大滇池保護治理力度,水質得到明顯改善,為紅嘴鷗提供了良好的棲息環境。同時,昆明市&&了相關保護措施,倡導文明觀鷗,從制度上為紅嘴鷗的生存提供保障。

  這些年,張利雲見證了家鄉的變化,生態越來越好,人們的生活也越來越富足,閒暇之餘他自學視頻拍攝和剪輯,通過抖音平台分享關於家鄉、關於紅嘴鷗的視頻,希望更多的人能了解他的家鄉、了解春城之美。

蘇鴻祥在滇池進行日常巡查(2月25日攝)。新華網發(徐華陵 攝)

  護鷗民警 守護滇池水域生態

  隨着觀鷗季的到來,滇池水域成為游客聚集的“打卡點”,從加強水域巡邏,到設立觀鷗區域,再到定期投喂食物,每一個細節都體現着昆明水警對水生態平衡的尊重與呵護。蘇鴻祥是昆明市公安局水上治安分局滇池水上派出所的民警,多年的守護,讓他和紅嘴鷗的關係變得密不可分。

蘇鴻祥正在為游客講解如何保護紅嘴鷗(2月25日攝)。新華網發(宋瑞成 攝)

  2024年8月,雲南公安首個“水上生態警務室”在滇池草海布建,3名民警、6名輔警進駐生態警務室,24小時屯警滇池水面。這個“建在輪船上的警務室”,構建了“專業+機制+大數據”新型生態警務模式,提升了生態環境保護和治安防控工作的質效。

在海埂大壩活動的紅嘴鷗(2月25日攝)。新華網發(宋瑞成 攝)

  “紅嘴鷗是滇池生態環境的‘晴雨表’,保護好紅嘴鷗也是保護滇池生態環境的重要一環。作為生態警務的先行軍,我們肩負着保護海鷗的重任。白天,我們發動‘生態義警’、志願者和護漁網格員加強巡查,制止抓鷗、傷鷗等不文明行為,向市民和游客宣傳環保理念;夜晚,我們帶領民警輔警強化水域巡查、清理違禁漁具、查看紅嘴鷗棲息地,及時救助被困受傷紅嘴鷗。”蘇鴻祥説。

在王官濕地活動的紅嘴鷗(2024年12月9日攝)。新華網發(徐華陵 攝)

  紅嘴鷗已連續40年來到昆明。在長時間的保護和陪伴下,紅嘴鷗和民警輔警建立起了深厚的感情,有時它們會不怕生地站在巡邏艇上,或跟隨巡邏艇在水面上飛翔。蘇鴻祥介紹,為做好“觀鷗季”保障工作,昆明水警提前幾個月就開始籌備,先後成立了地面巡邏隊以及水上救援隊,並在日常生活中堅持訓練,隨時為突發情況做好準備,併發動春城“紅袖標”治安志願者隊伍,成立“生態義警隊”,每天在海埂大壩片區巡邏。

  在日復一日的巡邏工作中,蘇鴻祥希望,能有更多的人加入愛鷗、護鷗的行列中來,為紅嘴鷗編織一張更加溫暖的保護網,共同為昆明的生態環境建設貢獻力量,同時也希望紅嘴鷗與昆明年年相守,歲歲相伴。(完)(范芳鈺 李晶晶)

【糾錯】 【責任編輯:李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