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叫雲南的生活·金秋時節游雲南”主題新聞發布會6日在滇池後海東風壩七孔浮橋旁舉行,發布會現場推介了非遺、鄉村、康養、節慶等不同類型的秋季旅游線路,邀請各地游客來雲南感受金色豐收景致,開啟一場説來就來、説走就走的秋季旅行。

發布會現場(9月6日攝)。新華網發(趙嘉 攝)
發布會上,雲南省文化和旅游廳黨組成員、副廳長饒祥碧邀請大家來一場秋季遺産之旅、來一場秋季鄉村之旅、來一場秋季旅居之旅、來一場秋季康養之旅、來一場秋季節慶之旅,併發布推介了不同類型的旅游線路。
在秋季遺産之旅的推介中,饒祥碧發布了10條非遺旅游線路,分別是“三江並流”非遺·自然人文探索之旅;探尋“阿詩瑪”·石林非遺體驗之旅;匠心拾遺·玉溪非遺研學體驗之旅;食香陶韻·建水非遺體驗之旅;多彩民族情·普者黑非遺之旅;坡芽情歌·富寧非遺探索之旅;傣韻基諾情·西雙版納非遺體驗之旅;“非”游不可·大理蒼洱毓秀非遺之美體驗游;踏歌尋蹤·大理非遺體驗之旅;遇見麗江·古城尋遺之旅。
據介紹,這10條非遺主題線路充分結合當地的自然風光和人文景觀,深入挖掘當地的非物質文化遺産,涵蓋多個民族的文化和手工藝,其精心設置不僅讓游客能夠深入了解和學習當地民俗、非遺,同時展現了雲南豐富的文化多樣性。游客可通過游學、研學、采風等活動,親身感受非遺的魅力。
而在鄉村之旅的選擇中,秋季的雲南有騰衝的銀杏村,在3000多株銀杏樹點綴的農家村舍中,感受黃葉紛飛,鋪滿石墻、屋瓦、小巷和田埂的絕美景象;有鳳慶縣的古墨村,在上千畝古核桃林中尋找隱藏其間的原始古樸和幽靜典雅,與當地人在採摘中感受回歸自然、享受寧靜的田園生活;還有可邑小鎮,在“桿欄式”和“落地式”農舍中,體驗住進草木屋中的地道鄉村生活……
旅居游正成為一種追求心靈寧靜與慢生活的理想生活方式,而秋季的雲南同樣適合旅居。據悉,雲南省委、省政府把旅居雲南作為雲南旅游轉型升級、旅游産業發展新空間的重要增長極。此外,秋季的雲南,更是康養之旅的黃金時節,清新的空氣、純凈的水源、茂密的森林和多樣的溫泉等豐富的自然資源,為康養之旅奠定了堅實基礎。
據了解,接下來,雲南將舉辦一系列節慶活動,全省各州(市)的民俗活動會更加豐富多彩,如大理白族的“耍海會”,佤族的“新米節”等,這些都將成為秋季來雲南旅游的獨特體驗。(范芳鈺 柴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