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頻道 > 新聞 > 正文
2024 05/15 08:59:00
來源:新華網

【雲南故事·國際家庭日特別策劃】在綠水青山間,寫一首名為“家”的詩

字體:

因為熱愛自然與攝影

她從辦公室走向戶外

帶着敏銳的目光

用鏡頭記錄雲南生態

因為關心家庭與孩子

她與愛人、孩子奔向“綠色”

在蒼茫的山巒間

收集綠色的痕跡

一同澆灌起一個有愛的家

航拍鏡頭下胡曉紅一家三口在野外拍攝(4月20日攝)。新華網 趙普凡 攝

胡曉紅是雲南省林木種苗工作總站的職工

在工作之餘,她熱愛用鏡頭記錄大自然

因此,她積極爭取

參與到外業調查工作中

從業多年

她認為攝影與工作緊密相連

“當我走進自然,就感受到美妙

我希望我能用鏡頭記錄下這些瞬間

展示給公眾”

鏡頭背後的她

為了拍攝到清晰的照片

翻山越嶺

對她來説

“負傷”都是常事、小事

讓公眾看得見照片背後的故事,是大事

胡曉紅在雲南省高原特色鄉土樹種國家林木種質資源庫拍攝植物圖片(4月19日攝)。新華網 趙普凡 攝

為了摸清雲南資源家底

胡曉紅曾在44個重點縣(市)開展外業調查工作

完成質量核查收集保存種質資源圖片7000余份

在雲南林草種質資源普查工作中

她還用影像傳播生態理念

增強公眾的生態環保意識

胡曉紅在雲南林草種質資源普查工作中拍攝的部分野生植物(拼版照片)。新華網發(受訪者供圖)

每個按下快門的瞬間

她便書寫一篇關於“綠色”的故事

“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

不是我一個人能夠完成的

拍攝這些照片正是希望更多人能夠加入

一起保護生態、守住綠色”

如她的初心一般

她的攝影作品

不僅向更多人科普植物的生長狀態

看到雲南生態持續向好的姿態

更生動展現了雲南林草人為生態保護做出的努力

胡曉紅的丈夫在指導女兒畫畫(4月20日攝)。新華網 趙普凡 攝

綠色環保的理念不僅體現在胡曉紅的工作中

也貫穿在她的家庭生活裏

她説

“綠色環保的理念

就是我們家風的一部分”

她帶着女兒學習攝影

愛人則帶着女兒繪畫

逢周末或節假日

一家三口便會走進雲南的山中

用眼睛、鏡頭、畫筆

記錄下名為“綠色”的美好

胡曉紅一家三口在林間野餐(4月20日攝)。新華網發(李浩 攝)

對夫妻倆來説

讓孩子僅僅看到是遠不夠的

因此

在引導女兒記錄植物的同時

他們還會運用專業知識

向女兒介紹植物的相關知識

邊走邊看邊學

他們身體力行地給女兒上着生態課

胡曉紅一家三口在森林裏(4月20日攝)。新華網 趙普凡 攝

在這個過程中

女兒也被大自然的魅力深深折服

同時還將這份美好

和保護自然的生態理念

傳遞給身邊的許多同學

不僅如此

女兒的攝影作品《盤龍江的故事》

以綠色環保為主題

還曾獲得了市級一等獎

對胡曉紅來説

女兒能愛上記錄自然

就是莫大的欣慰

 

出於林草人的本能反應

也為了給女兒樹立榜樣

每次進山

他們總要用可重復利用的餐具自帶餐食

用餐完畢後會帶着女兒收拾乾淨

同時還會攜帶垃圾袋

碰見垃圾便會引導女兒撿起來

“希望我們熱愛的大自然

一直乾淨”

胡曉紅一家三口在野外拍攝(4月20 日攝)。新華網發(李浩 攝)

這樣的理念貫穿於胡曉紅家的日常

他們主張使用節能、節水或綠色認證産品

出門時優先選擇步行、騎行、公共交通

等綠色出行方式

用餐時教育女兒養成“舌尖上的節約”的習慣

喜愛做手工的女兒擅長變廢為寶

用巧手把垃圾袋變成康乃馨

把塑料吸管變成薰衣草

把水果網兜變成蔥球花、兔尾草

……

胡曉紅在昆明市官渡區金馬小學講課(4月25日攝)。新華網 趙普凡 攝

胡曉紅傳播綠色環保理念的步履不停

家庭之外

她還會到社區、學校、單位分享知識

在更多人心裏種下綠色的種子

助力形成保護生物多樣性

崇尚生態文明的良好風尚

 

因為愛崗敬業

積極傳播綠色生態理念

胡曉紅收穫了許多榮譽

但對她來説

榮譽只是對她過往工作的肯定

她的鏡頭裏還將繼續記錄更多雲南的綠色之美

未來

她還將繼續腳踏實地講好綠色故事

帶動更多家庭選擇綠色環保的生活方式

 

出品人:韓海闊

監製:李霞

統籌:羅春明

編導:趙普凡

執行:張瑪睿 李浩

 

指導單位:

中共昆明市委網信辦

鳴謝:

雲南省婦女聯合會

雲南省林木種苗工作總站

【糾錯】 【責任編輯:劉馨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