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頻道 > 新聞 > 正文
2023 09/12 15:58:56
來源:新華財經

雲南省工商聯:“萬企興萬村”助力鄉村特色産業振興

字體:

  近日,從雲南省工商業聯合會獲悉,雲南省“萬企興萬村”行動自2021年開展以來,已有4606個企業、商會,參與“興村”4466個,開展産業項目2555個,實際到位資金344.5億元,公益捐贈項目4026個,捐款捐物3.59億元。

  據悉,“萬企興萬村”行動啟動以來,雲南全省工商聯繫統圍繞《雲南省“萬企興萬村”行動實施方案》,為商會和民營企業投身鄉村事業引項目、引資金、引人才、引技術,著力打造“萬企興萬村”示范點。目前,“萬企興萬村”行動已在雲南這片熱土上百花齊放。

  以“聯”為基,凝聚振興合力

  “萬企興,才能興萬村”。雲南省工商聯研究室副主任何健介紹,鄉村振興不僅連著鄉村發展,還為企業發展提供無限商機。雲南省啟動“萬企興萬村”以來,省工商聯著重做好“聯”字訣,在企業與鄉村特色産業之間搭建精準服務平臺,引導企業將建設和美鄉村與實現企業高品質發展有機融合。

  在“萬企興萬村”行動中,全省各級工商聯充分發揮橋梁紐帶作用,積極組織引導廣大民營企業和商會投身鄉村振興偉大實踐,投資開發“土特産”。

  據了解,楚雄彝族自治州姚安縣委統戰部、縣工商聯積極探索“黨建聯盟+産業聯盟+商會聯盟”保實體經濟促産業融合發展路子,充分發揮龍頭企業的頭雁作用,融合資源組團抱團,立足肉牛規模化、花卉無土化、蔬菜有機化、水果特色化目標,做大做強姚安“花、牛、菜、果”四大特色産業;曲靖市麒麟區工商聯結合企業經營特點,在項目招引、宣傳推介、技術指導、資源配置等方面牽線搭橋,達成結對意向,形成點對點集中幫扶,通過“産業幫扶、就業幫扶、消費幫扶、公益幫扶”等方式,以“一會興一村、一會興多村、多會興一村,一企興一村、一企興多村”等形式,積極投身鄉村振興……

  據悉,雲南“萬企興萬村”行動已形成“龍頭企業引領、小微企業遍地開花”的鄉村産業發展格局。

  以“業”為要,夯實産業興村發展後勁

  産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基礎和引擎,民營企業則是産業振興必不可少的生力軍。

  早在2007年,普洱綠銀生物股份有限公司等民營企業已到孟連縣試種開展牛油果試種,種出了中國第一批走向市場的國産牛油果。

  據了解,在産業發展關鍵期,省工商聯幫助孟連縣與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對接,在孟連縣設立院士工作站,助力牛油果産業發展研究並成功申報“一縣一業”。在産業推廣期,省工商聯積極參與孟連縣牛油果産業規劃,協調解決牛油果龍頭企業遇到的問題和困難。在産業發展壯大期,省工商聯發揮“工商聯+省光彩會+金融機構”平臺優勢,聯合在滇金融機構為牛油果産業提供金融活水。其中,農發行普洱分行現已完成孟連縣牛油果産業發展專項資金貸款3.2億元審批,第一批1.2億元農村土地流轉與規模經營貸款已發放。

  目前,以普洱綠銀生物股份有限公司為龍頭的多個民營企業已與孟連縣國有管理公司、村集體經濟、農民專業合作社、農戶構建“334”利益分配機制助力脫貧群眾持續增收,同時加強“一二三産”産業鏈融合,不斷延鏈補鏈強産業鏈,孟連一躍成為了“中國牛油果之鄉”。數據顯示,孟連縣牛油果種植面積已達7.63萬畝,鮮果産量突破1萬噸,産量佔據了國産牛油果80%左右的産量,産值達4億元,種植村集體經濟全部穩定在20萬元以上。

  不只孟連牛油果産業,東川大蒜、麒麟藍莓、陸良香椿、保山小粒咖啡、貢山蜂蜜等雲南特色優勢産業不僅“綠了山村,富了鄉村”,成為雲南“以産富民、以業興村”的典范,還已納入2023年第二批全國名特優新農産品名錄,進一步夯實了産業興村的發展後勁。

  以“興”為矢,打造雲南鄉村振興的工商聯樣板

  “雲南‘萬企興萬村’行動目前呈現‘百花齊放’的良好格局,為各地特色産業高品質發展提供了有效助力。”何健認為,“萬企興萬村”行動的落地和一係列項目的實施,有效帶動了地方産業發展、壯大了村集體經濟、提升了鄉村面貌。不過,經省工商聯初步摸底調研,雲南“一縣一業”産業普遍存在規模還不夠大,産業基礎還不夠牢,産業鏈還不夠完整等共性問題。

  “産業興、鄉村美、村民富是助力鄉村振興的關鍵要素,也是‘萬企興萬村’行動的核心要義。”雲南省委統戰部副部長、省工商聯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省“萬企興萬村”行動領導小組副組長潘紅偉指出,從2023年到2025年,是雲南省“萬企興萬村”行動深入推進的一個重要階段,為助力雲南省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雲南省工商聯將安排部署81個常委及以上企業家和33個所屬商會,分別聯繫雲南27個國家和30個省級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不斷擴大“萬企興萬村”參與面,不斷深化成效,組織引導民營企業在繼續投入投資發展好鄉村特色産業,做好“土特産”大文章。

  潘紅偉表示,未來,省工商聯將以問題為導向,從強化黨建引領,聚合行動合力;因地制宜,培育主導産業積蓄致富動能;金融賦能,夯實産業發展基礎;産銷對接,帶動生産企業向“品牌化、規模化、平臺化”深度發展;加大農村經營人才培養力度,挖掘鄉村優秀傳統文化,打造美麗宜居的新村寨等維度持續發力,把鄉村打造成祥和安寧的文明家園,全力打造雲南鄉村振興的工商聯樣板。(錢國軍)

【糾錯】 【責任編輯:丁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