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頻道 > 新聞 > 正文
2023 09/11 15:40:15
來源:新華網

上海“組團式”幫扶激活雲南鄉村振興新動能

字體:

  新華網昆明9月11日電(記者楊靜)自上海對口幫扶雲南以來,雙方不斷拓展合作領域、深化合作內容,凝聚力量助力雲南經濟社會持續發展。在鞏固脫貧成效銜接鄉村振興的道路上,上海深化幫扶模式,通過“組團式”幫扶激活雲南鄉村振興新動能。

  教育幫扶托起脫貧地區未來

  今年3月,在上海市合作交流辦、黃浦區合作交流辦和援滇幹部的對接協調下,上海盤京公益基金會向瀾滄一中捐助價值27.8萬元的“愛心浴室”項目安裝完畢並投入使用,300余名師生用上了“全天候”熱水。

  瀾滄縣第一中學是首批由黃浦區教師團隊對口開展“組團式”教育幫扶的學校,為了進一步支援幫扶團隊、提升學校的軟硬體水準、打造瀾滄縣“一縣一名校”,依托東西部協作平臺,援滇幹部與上海市合作交流辦、黃浦區合作交流辦、公益社會組織和愛心企業主動對接,引入上海盤京公益基金會與瀾滄縣第一中學簽訂捐贈協議,提供空氣能熱水設備並承擔物流和安裝費用。

  個別訪談53人次、參加各類教研和備課活動64次、聽課161節……上海市長寧區“組團式”教育幫扶雲南省紅河州綠春縣團隊由上海市的四位教師組成,開展幫扶工作至今,幫扶團隊分析學校發展形勢,完善學校工作制度,制定科學的教育教學評價,壓實幫扶教師責任,明確幫扶教師帶頭引領教學與管理的任務,助力學校科學發展,賦能鄉村教育振興。

  面對新課標、新教材,基于雲南新高考改革背景,長寧區幫扶團隊進一步發揚綠春縣高級中學優良傳統,深化推進教研組和備課組活動高品質、常態化開展,推動各學科定時定點開展教研組、備課組活動。

  據介紹,2022年8月,教育人才“組團式”幫扶項目共選派上海幫扶教師141人(其中校長38名、教師103名)、雲南幫扶教師217人,赴27個國家鄉村振興重點縣的27所普通高中和11所職業高中開展為期3年的幫扶,提升雲南脫貧地區教育水準。

  醫療幫扶暖人心

  “接好醫療幫扶‘接力棒’,發揮優勢,拓寬思路,加大專科幫扶力度,助力維西縣人民醫院的醫療服務水準再上新臺階。”一年前,維西縣對上海醫療幫扶團隊提出希望。一年後,這一希望逐漸變為現實。

  在幫扶團隊的幫扶指導下,醫院五大中心建設成效顯著。院前、院內溶栓能常規開展,急性創傷患者、危急重症孕産婦及新生兒患者能夠得到及時救治,疑難危重患者救治成功率明顯提高,致殘率和死亡率下降。專家工作站的建立讓困難群眾在當地能夠得到治療,遠端會診係統讓疑難雜症能夠得到遠端診斷。

  幫扶期間,上海市寶山區5名組團式幫扶隊員在維西縣人民醫院累計開展學術講座50余次,參與教學查房和疑難病案討論70余場次,手術帶教150余次,走訪基層義診活動6次,義診人次2000余人次。幫扶團隊充分發揮了寶山“組團式”援滇醫療隊的力量,提高了當地醫療水準,優質醫療資源惠及當地群眾,得到了當地群眾的一致好評,為當地百姓健康帶去了更多“醫”靠。

  蘭坪縣人民醫院院長易誠青來自上海市浦東醫院,去年7月到蘭坪縣開展幫扶以來,5名醫療隊員幫扶通力協作,助力提升蘭坪縣域內醫療技術能力和管理水準。

  “健康管理服務水準不斷提升,醫院管理水準穩步提升。”易誠青介紹,在“組團式”醫療幫扶下,建成蘭坪縣人民醫院健康管理中心,服務群眾1964人;建立一套“蘭醫工作法”,通過“5張表、9例會、12個二級管理委員會、13條績效激勵辦法、47項制度規范”等體係化制度建設,全面推進醫院管理。

  産業振興促進區域發展

  雲南省鄉村振興局介紹,今年上半年滬滇協作完成高層互訪和上海雲南對口協作第二十六次聯席會議,持續深化“四個+”協作模式和“1+16+N”園區共建體係。上海市級財政援助資金到位38.18億元,實施項目509個;舉辦勞務協作培訓班455期,幫助19.03萬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新增引導落地投産企業190家;採購和幫助銷售雲南農副産品35.5億元。

  持續推進新科技應用。在臨滄耿馬縣,通過引進企業導入專利技術,實現“一根甘蔗吃幹榨凈”,將每年加工榨糖産生的40多萬噸甘蔗廢渣制成可降解餐飲具、包裝材料,産值突破6億元,提供600個就業崗位,同時帶動了産業鏈上下遊企業的集中入駐。

  持續推進農文旅融合。“十四五”規劃打造100個滬滇鄉村振興示范村,首批遴選滄源縣班洪村等25個民族村寨,成功打造大理“有風小院”、普洱“共用星村”等品牌項目,帶動農産品生産加工、鄉村休閒旅遊、農村電商等産業發展。

  持續深耕“百縣百品”工程,構建“上海市場+雲南産品”協作模式。上海在雲南16個州市建立供滬外延基地32個,將上海市民消費體驗及市場前瞻性分析反饋供應源頭,幫助改進研發生産、包裝設計,打造諾鄧火腿、保山小粒咖啡等21個爆款,單品年銷售達千萬元。

  2018年以來,上海共投入楚雄州7個幫扶縣産業資金11.76億元,滬滇協作從幫助當地群眾解決生活困難問題向增強脫貧地區內生動力轉變,實現從“輸血”向“造血”轉型,脫貧地區發展的可持續性明顯增強。(完)

【糾錯】 【責任編輯:丁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