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
在雲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南華縣首屆彝繡文化周開幕式上
東南大學發布2023版彝繡主題錄取通知書

東南大學錄取通知書。新華網發(東南大學供圖)
錄取通知書為每位2023級本科生
準備了一份手工縫製的一卡通卡套
一針一線都由繡娘手工繡制

東南大學發布2023版彝繡主題錄取通知書(攝於7月10日)。新華網 范芳鈺 攝
《馬櫻花開向東南》
《彩雲飄揚》
《孔雀東南飛》
三款不同樣式、製作精美的彝繡卡套
將隨機一款放置在錄取通知書中

東南大學錄取通知書(攝於7月10日)。新華網 范芳鈺 攝
彝族刺繡是一項流傳千年的“指尖技藝”
這份手工縫製的精美禮物
蘊含着東南大學連續十年幫扶南華的豐富故事
也彰顯着當地
“繡品變商品、繡片變名片、繡場變市場”的轉變
2013年
東南大學結對幫扶南華縣
統籌協調各方面資金資源
助力南華縣全方面發展
推動更多科技創新成果在南華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東南大學錄取通知書(攝於7月10日)。新華網 范芳鈺 攝
2018年
東南大學對南華縣彝繡産業進行幫扶
通過調動學校設計研發人才
與當地彝繡企業聯合創新設計彝繡産品
牽頭舉辦技能大賽和業務培訓等
助力南華彝繡“東南飛”

彝繡技藝展示(攝於7月10日)。新華網 范芳鈺 攝
楚雄州成立彝繡發展工作專班
&&“1+1+N”政策體系
在政策體系的保障推動下
南華縣積極整合非遺特色産業
扶持推動彝繡龍頭企業發展
彝繡産業走上了現代産業化發展的新道路
成為了南華經濟新的增長點

彝繡技藝展示(攝於7月10日)。新華網 范芳鈺 攝
2022年
南華縣彝繡産業銷售額3489萬元
年增長率超過60%
南華彝繡産業正逐步形成
“區域有園區、鄉鄉有車間、村村有繡坊”的發展格局
作者:范芳鈺 何梓葳
【糾錯】
【責任編輯:劉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