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9月12日電 美國研究人員發現了一種此前未知的細胞修復機制:受損細胞通過“嘔吐”出內部“垃圾”迅速縮小體積,以更快回到類似幹細胞的狀態,從而加速組織修復。但這一過程也可能助長炎症,甚至可能推動癌症的發生。
聖路易斯華盛頓大學醫學院和貝勒醫學院的研究人員在美國《細胞報告》雜誌上發表論文説,他們把細胞將受損碎片像“嘔吐”一樣排除出去的過程稱為“清除式排泄”,它能幫助細胞更快地清空內部雜物,專注於再生健康組織,而不必完全依賴於緩慢、可控的降解機制。研究人員利用小鼠胃損傷模型發現,細胞將受損碎片“嘔吐”出去的情況在所有胃細胞中幾乎都有發生。
論文説,雖然細胞受傷後的首要任務是修復損傷,但細胞內負責修復的成熟細胞器有時反而會妨礙這一過程。於是,細胞索性清除掉這些障礙,迅速轉變為小而原始的細胞,具備增殖能力,從而促進修復。
但研究還發現,雖然這種機制幫助受損細胞完成修復,但代價是産生了額外廢物。這些廢物可能引發炎症,使慢性損傷更難痊癒,並增加癌症風險。
研究人員指出,胃細胞壽命較長,在衰老過程中往往會積累突變。如果這些老化且帶突變的細胞為修復損傷而嘗試回到類似幹細胞狀態,同時損傷又常常伴隨着炎症,那麼就更容易擴增有害突變,繼而導致癌症。
【糾錯】 【責任編輯:劉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