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9月12日電(記者丁雅雯 吳慧珺)在江南水鄉跟隨漁民凌晨出船捕魚,在西雙版納熱帶雨林中徒步探險,在五星級酒店享受定制海濱燭光晚餐……雖然暑期傳統旅游旺季已過,但旅游市場依然保持着較高熱度。一種“像當地人一樣生活”的旅游新方式正在悄然興起。
專家指出,旅游消費正經歷從規模擴張向質量提升的重要轉型。曾經“上車睡覺、下車拍照”的觀光游模式,正逐漸被個性化、沉浸式體驗游所取代,這一轉變不僅反映了消費需求的升級,更彰顯了旅游産業創新發展的新趨勢。
美團旅行的數據顯示,今夏“窩囊旅游”三件套成為年輕人的“心頭好”。8月以來,“窩囊漂流”搜索量環比增長135%,“窩囊蹦極”增長65%,“窩囊爬山”增長84%。這反映出年輕人正試圖讓旅行慢下來,追求更輕鬆、更深入的游玩方式。
“沙漠觀星”也成為暑期游客探索夜晚魅力的新方式。美團數據顯示,“沙漠觀星”“沙漠觀星酒店”“沙漠露營”等成為熱門搜索詞。“中衛市沙坡頭旅游景區位於寧夏回族自治區,地處中國第四大沙漠—騰格裏沙漠東南邊緣。沙漠游熱潮帶動下,中衛市暑期機票預訂量環比前兩月增長超100%。”美團旅游相關負責人&&。
途牛旅游網的數據顯示,9月以來,行攝、徒步、騎行、露營、旅拍等主題線路需求旺盛。西藏魯朗花海牧場、雲南雨崩、中虎跳峽等徒步路線,以及桂林、環洱海等騎行路線成為熱門選擇,反映了游客對深度自然體驗的追求。
“今年暑期,江浙滬‘00後’游客增長明顯。他們願為深度體驗付費,也習慣通過社交媒體完成從種草到下單的全流程。”三亞太陽灣柏悅酒店總經理劉研説。
“我們觀察發現,年輕游客喜歡體驗落日‘藍調時刻’、海濱燭光晚餐。海濱療愈、熱帶花園按摩SPA等‘住宿+’體驗,延展了客人在酒店的消費鏈條。”三亞珊瑚灣文華東方酒店總經理余露説,“‘Z世代’青年對會玩、有趣、深刻的本地化體驗更為着迷。”
中國數實融合50人論壇智庫專家洪勇指出,體驗式旅游的興起標誌着旅游消費理念的深刻調整。消費者不再滿足於走馬觀花式的觀光,而是追求更具深度、個性化和文化內涵的沉浸式體驗。“窩囊旅游”等旅游現象的出現,反映了年輕群體渴望擺脫傳統旅游的緊張節奏,在輕鬆自在的氛圍中深度感受旅行樂趣,這也推動旅游消費向多元化、深度化方向升級。
國研新經濟研究院創始院長朱克力認為,體驗式旅游的蓬勃發展是消費需求升級與産業創新深度融合的體現。一方面,年輕游客不再滿足於傳統觀光模式,轉而追求具有參與感和情感共鳴的深度體驗。另一方面,低空觀光、熱氣球體驗、文化IP沉浸式演出等新業態通過技術賦能和場景重構,顯著提升了旅游産品的附加值和體驗感,延長了游客停留時間。
朱克力指出,體驗式旅游興起,既反映了年輕一代對個性化、情感化消費的追求,也體現了旅游産業從資源驅動向創新驅動的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