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國家利益》雙月刊網站10月27日刊登文章,標題為《委內瑞拉計劃這樣保衛領空》,作者是哈裏森·卡斯。全文編譯如下:
委內瑞拉的防空體系在拉丁美洲堪稱較為強大。當然,拉美國家整體水平與美國相比仍顯落後,但對於經常派遣戰略轟炸機貼近委內瑞拉空域的特朗普政府而言,加拉加斯的拒止能力至少值得注意。
委內瑞拉的防空體系主要奠基於查韋斯時代,當時委內瑞拉斥鉅資引進俄制裝備。該體系擬通過拒止能力實現威懾,它把遠程導彈覆蓋、雷達組網與重型截擊機結合起來,讓任何闖入者——哪怕是美國——在飛越加拉加斯或馬拉凱上空時都很危險。
委內瑞拉防空體系中最重要的裝備是從俄羅斯引進的S-300VM遠程高空防空導彈系統。每套S-300VM可同時跟蹤200個目標,對飛機或彈道導彈的攔截射程約250公里。對闖入者來説更棘手的是,S-300VM可機動部署,雷達與發射裝置裝在履帶式載具上。
委內瑞拉用S-300VM構成外層防空圈,重點保衛首都、空軍基地以及貫穿阿拉瓜州和卡拉沃沃州兩個沿海州的工業走廊。簡言之,S-300VM賦予委內瑞拉在拉美極為罕見的拒止能力——這也解釋了為何近期美軍轟炸機只敢擦邊飛行,卻始終未真正進入委領空。
與S-300VM搭配的是同樣來自俄羅斯的“山毛櫸”-M2E中程防空系統,射程約45公里,也採用履帶式機動載具,專防低空巡航導彈、無人機或從S-300雷達盲區鑽入的戰術飛機。雖然“山毛櫸”-M2E性能不及S-300VM,卻為委內瑞拉提供了額外的防空層次與作戰靈活性。
若S-300VM和“山毛櫸”-M2E這兩層攔截失手,加拉加斯還有射程35公里的“伯朝拉”-2M系統以及大量“超級針”-S便攜式防空導彈系統。
從先進的遠程防空導彈到價格低廉的便攜式導彈,這些整合系統共同構成從遠程戰略拒止、中程區域防空到近程點防禦的“分層”防空理念。
理論上講,這些防空系統都是能探測、跟蹤入侵目標的先進裝備。然而現實中,由於受制裁與零配件短缺等因素影響,系統的可靠性和反應速度可能大打折扣。
委內瑞拉的拒止體系還包括戰鬥機力量。最引人注目的是約24架俄制蘇-30MK2四代戰機,性能大致與美軍F-16相當,這使加拉加斯在普遍裝備美歐機型的拉美顯得獨樹一幟。
委內瑞拉還有一些老舊的F-16A/B戰機,但因美國封鎖零件與軟體升級,多數已無法維修使用。即便如此,蘇-30MK2仍足以對中小規模入侵構成可靠威懾。
委內瑞拉已織就一條防空帶,任何輕率滲透其領空的行為都將付出昂貴代價。若美軍真的要深入委領空,幾乎必然要先實施一整套“壓制敵方防空”作戰。而委防空體系的這種威懾效應提高了外部軍事干預的政治與操作門檻。
不過不管怎樣,根本格局也許不會改變:美軍憑藉整體實力,可以讓委內瑞拉防空體系逐步削弱並失效,但美軍初期將遭遇顯著阻力與高昂成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