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定性差,或被改回蒸汽彈射,“福特”級航母電磁彈射器困住美軍-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10/30 13:38:59
來源:環球時報

穩定性差,或被改回蒸汽彈射,“福特”級航母電磁彈射器困住美軍

字體:

  美國“福特”級核動力航母的首艦“福特”號服役多年,如今仍飽受電磁彈射器性能不可靠的困擾。美國總統特朗普對此已經失去耐心,他於10月28日在駐日美軍“華盛頓”號航母上宣布,將簽署總統行政令,要求美國航母改回蒸汽彈射器。這種航母技術上的“開倒車”行為立即激起軒然大波。

  一架F/A-18F“超級大黃蜂”艦載戰鬥機準備從“福特”號核動力航母上彈射起飛。(圖源:美國海軍)

  對“福特”號的不滿由來已久

  美國《新聞周刊》網站28日稱,在向駐日美國海軍人員發表講話時,特朗普再次表達了他長期以來對“福特”級航母採用的電磁彈射器和彈藥升降機系統的不滿。在演講中,特朗普向觀眾提問:“電磁彈射和蒸汽彈射哪個更好?”報道描述稱,説完“電磁彈射”後,他停頓了一下,觀眾一片寂靜,隨即當他提到“蒸汽”時,許多人爆發出歡呼聲。  

  “我們有蒸汽彈射器,而且運轉得非常好,已經用了50年,對吧?所以我們要回歸蒸汽。”特朗普稱,“我將簽署一項行政令,當我們建造航母時,彈射器用回蒸汽彈射,升降機改用液壓驅動。他們(美國海軍)花了幾十億美元製造愚蠢的電動系統。問題是,一旦它壞了,你就得派人去麻省理工學院,把世界上最聰明的人請過來維修。至於蒸汽系統,他們説用錘子和噴燈就能修好。而且效果一樣好,甚至更好。我喜歡蒸汽從甲板上噴涌而出的美妙景象。用電磁彈射的話,就看不到這種效果了。”

  美國“動力”網站“戰區”頻道28日稱,當前美國海軍現役10艘“尼米茲”級航母都採用傳統的蒸汽彈射器和液壓驅動的彈藥升降機,而最新的“福特”級航母改用電磁彈射器和電機驅動的彈藥升降機。儘管“福特”級航母使用的這些新技術理論上效率應該更高,但由於性能不可靠而嚴重影響了其實際運作效率。

  報道稱,這並非特朗普第一次批評“福特”級航母的電磁彈射器和升降機問題。早在他的第一個總統任期內,他就曾威脅要下令讓美國海軍放棄這些功能,但並未付諸行動。2017年接受美國《時代》雜誌採訪時,特朗普批評這些系統過於複雜且成本高昂,並&&:“數字化系統要多花數億美元,而且毫無用處。”

  2019年,特朗普在視察兩棲攻擊艦“黃蜂”號時,再次批評“福特”號電磁彈射器的不可靠導致該航母的建造工作延誤和成本超支。“我們在電磁彈射系統上花了那麼多錢,沒人知道惡劣天氣下會怎麼樣。我將直接下令,我們要用蒸汽。”

  美國海軍稱,一旦解決了“福特”號上這些先進技術不成熟帶來的問題,新技術將有利於延長艦載機的使用壽命並提高作戰效率。

  747次彈射試驗10次嚴重故障

  讓特朗普耿耿於懷的“福特”號航母電磁彈射器到底怎麼了?“動力”網站“戰區”頻道描述稱,理論上,電磁彈射系統能夠使“福特”級航母的出動效率顯著提升,由軟體控制的電磁彈射系統重置時間比“尼米茲”級航母上的蒸汽動力系統更短,彈射時的力度也可以進行更精細的調整,從而適應不同噸位的艦載機起飛,這種特性對未來“福特”級航母搭載艦載無人機作戰至關重要。此外,電磁彈射器還可以減少艦載機起飛時的磨損。

  但“福特”號服役之前,其搭載的電磁彈射器就暴露出不可靠的問題。截至2018年9月,“福特”號的電磁彈射器進行了747次彈射試驗,其中出現了10次嚴重故障,遠超美國海軍“平均4166次彈射出現1次嚴重故障”的標準;同樣的問題也出現在電磁攔阻系統上,在763次着艦降落測試中,阻攔裝置出現了10次操作失敗,同樣大幅超過“每1.65萬次降落髮生1次故障”的標準。

  即便“福特”號在2019年服役後,這些問題依然沒有得到徹底解決。同時由於電磁彈射器未能完成適應性改裝,“福特”號至今無法安全地彈射和降落新型F-35C隱形艦載戰鬥機,可能要到2027年的升級改造後才能實現。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目前已經有多艘採用蒸汽彈射器的“尼米茲”級航母具備搭載F-35C戰鬥機的能力。

  特朗普提到的彈藥升降機是“福特”號的另一個“頑疾”。美國《華爾街日報》此前披露,“福特”號當年服役時,配備的11部先進彈藥升降機(AWE)中只有兩部能夠投入使用。美國海軍聲稱,新型彈藥升降機採用電磁推進技術,移動速度更快,日常維護需求也更少。即使負載高達11噸,它們的升降速度也能達到每分鐘約46米,比“尼米茲”級航母上由纜繩和液壓驅動的傳統升降機的能力高出一倍有餘。

  但“福特”號服役以來,AWE的可靠性問題同樣遲遲未能解決。“動力”網站“戰區”頻道稱,如果彈藥升降機工作能力受限,後勤人員就不得不頻繁往返於彈藥庫和飛行甲板之間,運送所需的導彈、炸彈和其他物資,無疑會限制航母艦載機的出動架次,同時額外增加事故風險。

  至於為何“福特”號的這些問題遲遲無法得到解決,美國彭博社此前總結稱,美國海軍和造船企業過於樂觀,在該航母上同時運用了太多不成熟的先進技術,並採用所謂“併發”技術路線,即造船廠在沒有確認最終的設計或完全成熟組件的情況下,就開工建造這艘航母,而且美國海軍半路上不斷修改方案,更加大了風險。美國海軍發言人此前向彭博社&&,由於“升降機的研發和建造同時進行”,而航母的內部結構又隨着時間的推移而不斷修改,最終發現多達數十個艙門不符合規格要求。

  五角大樓作戰測試評估辦公室今年早些時候發布的最新年度報告顯示,雖然“福特”號航母於2023年5月至2024年1月完成首次實戰部署,它搭載的艦載機聯隊使用電磁彈射系統完成了8725次彈射,但該航母電磁彈射系統的可靠性依然不足,導致艦載機出動效率低於標準。“儘管硬體和軟體都進行了升級,但彈射器的可靠性與前幾年相比並沒有明顯改善,艦上人員仍然需要依賴外部的技術支持。”

  重新設計航母將花費數十億美元

  儘管“福特”號當前存在諸多技術不足,但幾乎所有美國媒體都認為,特朗普想要讓美國航母重回蒸汽彈射時代,可能性很低。《新聞周刊》稱,特朗普要求未來美國航母重新採用蒸汽彈射器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可靠性、節省資金和減少建造時間。但自從最後一艘“尼米茲”級航母“布什”號在2008年服役以來,美國的蒸汽彈射器生産線已經停産,重啟生産線和招募相關工人需要額外耗費大量資金。

  更麻煩的在於新航母需要重新設計。美國海軍學會網站介紹稱,在“福特”級航母上安裝蒸汽彈射器並非易事。“福特”級艦體的設計初衷是容納一套完整的電力系統,由核反應堆産生的電力驅動渦輪機為全艦電網供電,從而驅動電磁彈射器、電磁攔阻裝置和電機驅動的彈藥升降機等核心系統。而“尼米茲”級配備的蒸汽彈射器需要鋪設遍佈艦體的蒸汽管道,因此這兩級航母的內部空間分配也有所不同,需要全新的設計方案。美國戰略與預算評估中心高級研究員布萊恩·克拉克&&:“美國海軍將不得不花費數十億美元來重新設計這艘航母。”

  同時“福特”級預留了定向能武器等未來作戰裝備的改裝空間,這也導致直接套用“尼米茲”級航母設計方案的做法行不通。克拉克舉例説,如果將需要大量電力才能運行的激光武器安裝在配備蒸汽彈射器的航母上,航母就需要同時具備強大的發電能力和複雜的蒸汽供應裝置,極大增加了系統的複雜程度。

  曾參與“福特”級航母設計工作的退役美國海軍上校塔爾·曼維爾告訴美國海軍學會網站,“福特”級航母的二號艦“肯尼迪”號已經基本建成,後續的“企業”號和“多裏斯·米勒”號也採用相同的設計方案,對這些已經開工甚至接近完成的航母進行大規模改造,勢必會嚴重推遲它們的服役時間。

  近年來五角大樓全球四處用兵,承受着巨大壓力的美國海軍航母艦隊“捉襟見肘”,“福特”級航母的建造和服役計劃已經多次推遲,美國海軍被迫讓老化的“尼米茲”級航母繼續服役。“動力”網站“戰區”頻道稱,除了導致成本飛漲和進度嚴重推遲之外,對“福特”級航母基礎設計的任何重大改動,還會影響美國海軍替換“尼米茲”級航母的計劃。

【糾錯】 【責任編輯:李珊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