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中部戰區陸軍某旅裝備維修中心內,引擎轟鳴聲此起彼伏。
隨着某型火炮動力艙艙門緩緩打開,一堂裝備維修示範課開講。該旅“金牌技師”常一飛作為主講人,向來自各營連的駕駛員和技術骨幹傳授裝備維修技巧。
“注意濾芯邊緣的金屬壓痕,這是判斷變速箱磨損程度的重要依據。”聽着常一飛深入淺出的講解,技術骨幹們圍成一個半圓,認真觀察濾芯邊緣的細微凹痕。某連駕駛員易和祥告訴記者,像這樣的實操示範課,該旅“維修能力孵化站”每週都會組織一次。
近年來,隨着大量新裝備陸續列裝,該旅各營連組織裝備換季保養時,往往會面臨一些新情況、新問題。幾年下來,專業骨幹們在操作實踐中集智攻關,積累了很多實用管用的維修技能和經驗。
為了不讓這些好經驗“人走失傳”,該旅一位高級技師將身邊戰友的心得技巧記錄下來,匯總成厚厚一本“技術寶典”。受此 啟發,該旅機關決定搭建一個專業技能傳承&&。經過一段時間的籌備,“維修能力孵化站”正式成立。
“維修能力孵化站”成立後,該旅針對各類裝備維修難題,面向官兵廣泛徵集“金點子”。同時,他們邀請各專業維修經驗豐富的“金牌技師”和裝備生産廠家工程師,定期為基層營連技術骨幹傳經送寶。
此外,該旅以“維修能力孵化站”為&&,組織技術骨幹持續攻關,研發出多款專用維修工具,提升了裝備維修的標準化、精細化、專業化水平。
依託“維修能力孵化站”,該旅還探索構建起一套全新的人才培訓模式——針對駕駛員、維修技師、裝備管理人員,推出“理論授課—實裝操作—特情處置”進階培訓模式;與裝備廠家建立定期駐點和遠程會診機制,常態邀請廠家工程師來隊開展“隨裝教學”;定期組織專業比武,激勵技術骨幹立足崗位提升裝備保障能力。
在該旅近期組織的一次訓練中,某連火炮駕駛員趙瑞勇發現儀表盤油壓報警後,迅速檢查油路溫度和線路情況,很快成功排除故障。“通過專業培訓,我們如今處置裝備故障底氣十足!”趙瑞勇説。
匯聚實用經驗,孵化創新成果。該旅領導介紹,他們依託“維修能力孵化站”梳理總結出一套裝備排故經驗集,不僅縮短了技術骨幹培養周期,還取得一批技術創新成果,大幅提升了裝備維修水平。“維修能力孵化站”讓一批技術骨幹快速成長,他們傳承的“手藝”和“絕活”輻射基層營連,為全旅戰鬥力提升打下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