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開路 破局而立——安徽自貿試驗區五周年觀察-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10/15 22:06:01
來源:新華網

創新開路 破局而立——安徽自貿試驗區五周年觀察

字體:

  新華社合肥10月15日電 題:創新開路 破局而立——安徽自貿試驗區五周年觀察

  新華社記者馬姝瑞、汪海月

  形成236項制度創新成果,其中47項為全國首創;市場主體達8.4萬家,是設立之初的2.7倍;累計實際使用外資221億元,佔全省比重達到38.1%……

  今年是中國(安徽)自由貿易試驗區成立五周年。作為我國第六批自貿試驗區之一,五年來,這片範圍近120平方公里的創新熱土堅持“大膽試、大膽闖、自主改”,形成了一批標誌性成果,為産業升級和對外開放注入強勁動能。

  制度創新“試驗田”

  AR設備實時採集、AI算法智能比對、企業現場自驗與海關遠程驗核同步進行……在安徽自貿試驗區合肥片區,得益於“戰略性新興産業進口危險化學品智慧檢驗模式”,合肥一家企業將光刻膠等進口危化品原料的周轉周期縮短了5天,年節約成本超千萬元。

  “我們創新推出了這一智慧檢驗模式,在保障安全的同時實現了關鍵原材料的高效通關供給。”合肥海關綜合業務處副處長梁川説。

  立足科創“金字招牌”,加大科技創新領域系統性、集成式制度創新探索,推動安徽自貿試驗區與合蕪蚌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聯動發展;首創“賦權+轉讓+約定收益”職務科技成果所有權新模式、新型研發機構技術經理人股權激勵等集成改革;建立國際人才“一站式”服務模式,服務外國專家超2萬人次……五年來,創新苗圃成長為“制度森林”。

  “我們堅持敢字為先、幹字當頭,積極向國家爭取支持,將試點任務放在自貿試驗區先行先試,有效發揮了改革開放綜合試驗&&作用。”安徽省商務廳廳長孫東海説。

  對外開放“新窗口”

  在蕪湖港朱家橋港區國際集裝箱碼頭,滿載着奇瑞汽車的貨輪整裝待發。在“聯動接卸”模式的護航下,這批車輛無需轉關申報,便可一路順長江而下,經上海洋山港發往全球。

  “全程僅需一次申報、一次查驗,縮短了20%的通關運輸時間,降低了約30%的物流成本。”奇瑞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國際業務事業部資源管理相關負責人説。

  9月,商務部印發推廣自貿試驗區第六批“最佳實踐案例”,“聯動接卸”監管新模式成功入選。聚焦擴大高水平制度型開放,安徽自貿試驗區積極推進貿易投資便利化,進出口額佔全省比重由2021年的22.3%提高到2025年前8個月的31.1%,帶動全省進出口從全國第13位躍居第9位。

  積極對接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提升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水平、完善重大外資項目服務機制……一批外資項目在安徽加速落地,吸引全球人才。

  “自貿試驗區不僅提供了便利化的營商服務與支持,助力項目加速落地,也為外籍員工的醫療、教育等提供了多方位的助力。”大眾智能電動汽車中心公關傳播總監劉瑩説。

  目前,安徽自貿試驗區已集聚5家整車企業,帶動今年1至8月安徽汽車、新能源汽車産量和汽車出口量均位居全國第一。

  五年來,安徽自貿試驗區累計實際使用外資221億元,佔全省比重為38.1%,30家世界500強外資企業累計在安徽自貿試驗區設立39家企業。

  經濟增長“加速器”

  位於安徽自貿試驗區蚌埠片區的蚌埠國顯科技有限公司,平均每4秒一片手機屏、每7秒一塊平板電腦屏幕、每10秒一塊筆記本電腦屏幕的生産節拍讓參觀者驚嘆。

  “得益於蚌埠片區及時推行的外匯收支便利化政策,企業辦理跨境付款從3到5個工作日縮短到了半天到1個工作日,資金周轉顯著加快,減輕了匯率波動影響。”蚌埠國顯科技有限公司科技發展部部長朱頌説,公司貿易夥伴已遍佈韓國、日本、美國、越南等國家。

  以系統性改革為企業優化服務,為新興産業發展壯大營造良好生態,助力科技創新和産業創新深度融合,已成為安徽自貿試驗區的鮮明特色。

  以新型顯示這一安徽重點打造的戰略性新興産業為例,2024年,全省新型顯示産業實現營收超1400億元,同比增長31.2%;新型顯示面板産能約4000萬平方米,位居全國第二位、長三角第一位。

  五年來,安徽自貿試驗區市場主體增長到8.4萬家,是設立之初的2.7倍,高新技術企業達3426家,是設立之初的2.3倍,新能源汽車、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等一大批具有市場競爭力的現代産業集群落地生根,成長壯大。以量子産業為例,合肥片區高新區塊已集聚全國約三分之一的量子企業。

  “安徽將以創新開路、靠創新破局,完善‘五自由便利、一安全有序流動’為重點的政策體系,對接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開展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等全産業鏈開放創新,進一步推動安徽自貿試驗區提質增效。”孫東海説。

【糾錯】 【責任編輯:邱麗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