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利老年人是最好的尊重-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10/31 11:08:39
來源:北京日報

便利老年人是最好的尊重

字體:

  重陽節前後,聚焦老年群體生活狀態和現實訴求的話題很多,許多討論着眼的都是如何提升“銀發一族”的生活質量。

  中國人向來講究敬老,愛老助老也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特別是近些年來,隨着社會老齡化程度不斷加深,完善養老保障體系、推動養老産業發展、進行適老化改造等,已經成為公共治理的重要課題。各城市也結合自身特點,進行了一系列探索實踐,為老年群體提供了不少貼心服務。

  “最美不過夕陽紅,溫馨又從容。”“從容”二字,道出了很多老年人的願望,這就包括生活節奏的舒緩與心理狀態的安然。眼下一提到關愛老年人,許多人最先想到的,仍是盡力為他們提供特別幫助。比如,有年輕人為長輩精心繪製手機“説明書”,一些公共場所專設志願者為老人排憂解難。這些互動着實溫暖,但換個角度看,日常生活尚需外力輔助,是否也反映出硬體、軟體在適老方面仍存在一些缺陷,容易讓老人陷入緊張跼踀之中?當App適老版本形同虛設,當無障礙通道存在堵點,種種看似細微的癥結,就會演變成老年人生活裏的不好用、不會用,讓他們陷入窘境。

  真正的便利應當是“無感”的,最好的尊重是讓老年人順暢融入現代生活。當他們在各類場景下不用總是四處求助、無需處處找人搭手,而是能借助已有設施,獨立泰然地處理各類情況,那從容生活就有了最真實的模樣。對此,相關方面還需用腳步去丈量,多一些設身處地,真正了解老人的生活環境、身體狀況、精神需求,以老齡視角把所有問題再多想一步,讓無障礙體驗成為“標配”,而非“特需”。

  判斷一個社會的發展水平,從來不能只依照“標準視角”。很多時候,恰恰是對於弱勢群體的關照水平,才能更好反映發展的成色幾何。今天,城市高樓林立、車水馬龍,智能設備比比皆是,更讓人感嘆“未來已來”。但社會越是發展,越需要在新與舊、快與慢之間找到平衡,關注每一個人的具體處境,讓所有群體都能跟上節奏。

  家家都有老人,人人都會老去。多一些耐心細心,多一份踏實守護,定能讓老年友好型社會建設再向前一步,讓每個家庭都享有更加美好舒心的生活。 (關末)

【糾錯】 【責任編輯:張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