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巴士兒歌的“車廂”裏不該有低俗廣告身影-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10/30 09:00:32
來源:新京報

寶寶巴士兒歌的“車廂”裏不該有低俗廣告身影

字體:

 寶寶巴士有責任,也有義務對&&上的所有內容進行嚴格審核與管理。

  據報道,有網友近日反映打開寶寶巴士旗下一款“寶寶巴士兒歌”App時,開屏時跳轉到低俗擦邊直播等不適合兒童觀看的第三方廣告,引發社會關注。寶寶巴士相關負責人回應稱,出現在App上的問題廣告是第三方&&接入的廣告,此次事件嚴重影響了用戶的使用體驗,對此他們&&誠摯的歉意。

  一邊是專為兒童設計的兒歌應用,一邊是低俗擦邊的直播廣告,如此強烈的反差讓人錯愕。作為一款專為兒童設計的啟蒙教育應用軟體,寶寶巴士出現這樣的廣告管理疏漏,無疑是對兒童網絡環境的污染,也是對家長信任的辜負。

  寶寶巴士稱問題廣告係第三方&&接入,這一解釋雖道出了部分事實,卻難以免除公眾的擔憂。畢竟,作為應用提供者,寶寶巴士有責任,也有義務對&&上的所有內容進行嚴格審核與管理,確保兒童在使用過程中的安全與健康。

  現實中,類似問題並非個例。隨着兒童教育類App的蓬勃發展,廣告已成為其重要盈利模式之一。然而,部分&&在追求流量變現的同時,忽略了內容適配性這一核心問題。從誘導點擊的虛假廣告,到價值導向存疑的游戲推廣,再到此次曝光的低俗擦邊信息,這些“不速之客”正通過各種縫隙潛入兒童的數字世界。

  保護兒童線上安全,法律法規已有明確規定。我國未成年人保護法專門增設“網絡保護”章節。《未成年人網絡保護條例》明確要求,未成年人網絡保護軟體、專門供未成年人使用的智能終端産品應當具有有效識別違法信息和可能影響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信息、保護未成年人個人信息權益、預防未成年人沉迷網絡、便於監護人履行監護職責等功能。在這種背景下,兒童類應用更應當主動作為,而非被動合規。

  對相關企業而言,不能只把“兒童專屬”作為營銷噱頭,而應當將其轉化為更高的內容標準和更嚴格的管理要求。在引入廣告時,除了技術層面的過濾,更應建立專門的兒童廣告審核機制,從源頭上杜絕不良信息的侵入。

  當然,監管部門也應當針對兒童類應用建立更明確、更細緻的廣告投放規範,同時加大日常巡查和執法力度,讓觸碰紅線的企業付出應有代價。此外,還應建立便捷的舉報渠道,鼓勵家長和社會共同參與監督。

  孩子們的數字世界不應成為商業利益驅動下的“法外之地”。每一次點擊、每一次觀看,都在潛移默化地塑造他們的價值觀和世界觀。正因如此,守護這個世界的純凈,就是守護孩子們的未來,容不得半點馬虎。(余雙)

【糾錯】 【責任編輯:張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