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日,中老鐵路迎來開通運營3周年。3年來,越來越多的國際貨運班列“飛馳”於這條“黃金線路”之上,開啟常態化運行,以大通道帶動大物流、大物流帶動大貿易。
3日下午6時左右,在昆明騰俊國際陸港,中老泰多式聯運“一單制”貨運列車——“瀾湄·雲南號”國際貨運列車將滿載着全國各地的特色蔬菜鳴笛出發,在3天后到達泰國達拉泰市場和西濛濛市場。
航拍下的昆明騰俊國際陸港(11月21日攝)。新華網發 徐華陵 攝
“瀾湄·雲南號”自今年9月24日首發,於每週二固定時間開行,成為中老鐵路國際貨運列車的“新品牌”。作為“瀾湄·雲南號”的始發站,騰俊國際陸港充分借助“中老鐵路”黃金大通道功能,持續推進與周邊國家的國際運輸通道建設。今年,騰俊國際陸港中老鐵路跨境運輸累計4335TEU,運量近10萬噸,貨值15159萬元。
提升物流樞紐運營服務能力
得益於中老鐵路“黃金線路”優勢和“瀾湄快線”國際貨運品牌效應,“瀾湄·雲南號”國際貨運列車首發即實現常態化運行,為雲南省高原特色農産品出口和南亞東南亞水果進口提供了一條國際“快車道”。
以往需要5—10天的路程,現在“瀾湄·雲南號”3天就直達泰國曼谷,運輸成本降低了30%,效率提升了40%,高效實現了“一單到底”“一箱直達”“一站式服務”。截至12月3日,“瀾湄·雲南號”累計開行11列往返列車,共運輸120櫃240TEU果蔬,加速了中老泰三國農産品雙向貿易。同時,運送的果蔬品種由首發時的8種擴充至18種,總運輸量已突破2000噸,貨值近950萬元。
龍門吊式起重機正在搬運集裝箱(11月21日攝)。新華網發 徐華陵 攝
通過“瀾湄·雲南號”的常態化開行,騰俊國際陸港將組貨運貨、資源整合的輻射範圍由西南延伸到了東北,並全力打造國際果蔬集散分撥中心,支撐周邊産業發展的同時,反哺鐵路運量的提升,形成産業聚集和運量提升互為支撐、互促發展的良性循環,為騰俊國際陸港打造了一個強有力的“增長引擎”。
近日,騰俊國際陸港的冷鏈倉儲中心進入試運營階段。-18℃冷庫內儲存着滿滿當當的肉類凍品等待裝車,5℃—15℃冷庫內一批新鮮茭白將分撥運往全國各地。
據悉,全面投入使用後,這將成為雲南規模最大的冷鏈倉儲中心,滿足昆明市及周邊地區食品冷凍、生鮮果蔬、醫藥疫苗等産品的存儲、運輸、配送需求,補齊昆明市的冷鏈供應鏈和産業鏈短板。
冷鏈倉儲中心和東盟多式聯運倉儲物流園區公共貨場建設能力提升項目是昆明市補鏈強鏈項目的重要組成部分。
在偌大的騰俊國際陸港區域內,冷鏈倉儲中心與多式聯運公鐵物流中心距離僅50米,可實現無縫銜接,和冷藏集裝箱形成聯動。
起重機正在搬運集裝箱(11月21日攝)。新華網發 徐華陵 攝
據了解,雲南騰晉物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騰晉物流”)專門採購了150個新型的HE19機型冷藏集裝箱,目前已到位50個,其密封性能、製冷保溫效果和溫濕度遠程監控功能,可以保證整個運輸過程溫度變化維持在1℃內。作為東盟多式聯運倉儲物流園區公共貨場建設能力提升項目中更新的重要設備,2025年新批次的冷藏集裝箱將陸續交付使用,進一步提升國內國際多式聯運的運營服務效率。
拓寬跨境貿易渠道 拓展港口“朋友圈”
騰俊國際陸港冷鏈倉儲中心及多式聯運公鐵物流中心,除了為産品提供公共倉儲、公鐵聯運、城鄉配送等物流服務外,還通過已經建立&&機制的老撾國家工商會、泰國總商會中國南部邊境貿易委員會等,幫助本地出口企業建立拓寬銷售渠道,進一步促進昆明市晉寧區化工、鮮花、蔬菜産業“走出去”。
“走出去+引進來”,跨境貿易渠道不斷拓寬。
騰俊國際陸港通過開發和組織國內外商品進出口貨物供應,重點布局農産品、糧食、化肥等物資在騰俊國際陸港形成大宗商品集散中心。目前,國際化肥交易&&的聚集效應不斷顯現,依託晉寧區磷化工産業優勢和陸港一站式供應鏈服務能力,將老撾、俄羅斯鉀肥和國內化肥原料及産品聚集到騰俊國際陸港,2024年化肥單品月平均庫存量達3萬噸,將為明年春耕備耕做好供應保障。
叉車正在運送化肥(11月21日攝)。新華網發 徐華陵 攝
港港聯動能夠強化區域樞紐間互動聯通與資源整合。今年10月,騰俊國際陸港負責組貨和承運的昆鋼鋼材在安寧桃花村站首發,構建起區域陸港間多層次、多節點、立體式的多式聯運樞紐網絡體系。
除了與省內各大物流樞紐強強聯動,國際方面,騰俊國際陸港同老撾塔納楞陸港、泰國蘭卡邦國際陸港等關鍵中老沿線樞紐節點簽署戰略合作協議,積極推進昆明—老撾—曼谷—拉廊港的印度洋方向國際多式聯運通道建設,打造南亞東南亞至國內的商品交易分撥中心。
國內方面,同湖南懷化國際陸港、甘肅(蘭州)國際陸港、成渝雙城綜合物流樞紐等重點國內陸港、國家物流樞紐深度合作,在騰俊國際陸港形成國內面向南亞東南亞商品集散中心,將中老鐵路、“一帶一路”的建設成果與更多國內外城市和區域共享。
推進“數智陸港”建設
貨場上,巨大的龍門吊能搬運起數十噸的集裝箱;而在騰晉物流5G智能倉庫內,1&小小的AGV機器人就能托起1噸重的貨物輕鬆穿行。
這是雲南首個5G智能倉,配備了90&AGV機器人進行貨物移載,為國內國際快消品提供高效的倉儲配送服務。與傳統物流倉“拿單領料,倉管員翻倉”取貨不一樣的是,5G智能倉通過5G專屬通信系統,精準定位“人、機、物”,實現AGV自動分揀、自動裝卸、自動搬運、自動存取等全流程信息化作業。操作過程中,AGV操控精準度在5厘米以內,定位精準,全過程高效流暢。
AGV機器人正在進行貨物移載(11月21日攝)。新華網發 徐華陵 攝
5G智能倉倉庫管理員殷曉超介紹,該倉每天的發貨量在300—400件,幫助降低了70%的人工成本,整體的效率提升30%,分揀準確率可以達到99.9%。
5G智能倉是騰晉物流建設“數智陸港”的重要舉措之一,除此之外,智慧&&加快建設,致力於滿足國內外客戶數字化服務需求。
目前,多式聯運綜合服務&&板塊形成了全程可視可控可處置的能力,以“一單制”電子運單服務為抓手,為貨主、貨代提供多式聯運的多種運輸方案,實現貨物運輸一單制的拆單、結算等功能,完成從訂單、合同、運輸、倉儲、監控、跟蹤、結算、交付等環節全覆蓋協同,全面提升多式聯運服務質量和水平。以冷鏈運輸服務管理系統為例,以冷櫃為信息載體,通過IoT技術,實時採集冷櫃的設備運行狀態和運輸過程中貨品的環境狀態,保障長距離長時間運輸的貨品貨值安全。
航拍下的昆明騰俊國際陸港(11月21日攝)。新華網發 徐華陵 攝
騰俊國際陸港現已形成國家級“物流+貿易+服務”的一站式一體化現代物流及供應鏈服務能力。截至12月3日,騰俊國際陸港本年度鐵路運量達到218.2萬噸,突破200萬噸大關,同比增長約33%,創開站以來的歷史新高。
下一步,騰晉物流將緊緊圍繞國家“一帶一路”建設規劃、布局和目標,持續強化“硬聯通”建設,主動對接“軟聯通”規則,壯大樞紐經濟、加強國際陸港建設,助力雲南建設面向南亞東南亞輻射中心。(完)(范芳鈺 李娜 徐華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