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頻道 > 新聞 > 正文
2023 12/03 08:54:29
來源:新華網

【西雙版納新觀察③】中老鐵路穿境過 雨林之城譜新篇

字體:

  從“彩雲之南”到“萬象之邦”,一條跨越山河的“鋼鐵巨龍”蜿蜒盤踞,那便是中老鐵路。中老鐵路于2021年12月3日開通,兩年來,有力助推了中老兩國産業發展,為沿線人民創造了更美好的生活。

  中老鐵路的通車對雲南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來説更是意義非凡,它不僅結束了這裏不通火車的歷史,也讓這座雨林之城在經濟發展中譜寫出了新的篇章。如今,這片土地上的“高鐵經濟”“三大經濟”正在煥發新活力。

  中老鐵路打開西雙版納交通新要道

  中老鐵路從中國昆明出發經過玉溪、普洱、西雙版納後進入寮國,在西雙版納境內設置有野象谷站、西雙版納站、動臘站,其中既有客運中間站,也有客貨運中間站。據了解,中老鐵路自2021年12月3日開通至2023年11月30日,西雙版納段累計發送旅客676萬人次,旅客到達634萬人次;累計發送貨物836萬噸。

  中老鐵路的通車為這座以旅遊見長的城市打開了新通道,而位于西雙版納州首府景洪市的西雙版納站成為中老鐵路上最繁忙的客運站之一。自開通至2023年11月30日,西雙版納站已累計發送旅客586萬人次,旅客到達547萬人次。其中,今年進出西雙版納州旅客較去年大幅增長,1月至11月,西雙版納站累計發送旅客403萬人次,旅客到達371萬人次。

航拍視角下的野象谷站貨場(11月4日攝)。新華網 劉雲 攝

  在貨運方面,最具代表性的則是野象谷站,這裏是中老鐵路進入西雙版納後的第一站,因毗鄰野生亞洲象活動的主要區域野象谷而得名。野象谷站是一個客貨運營站,2021年12月3日至2023年11月30日,野象谷站累計發送貨物300萬噸,其中,今年1月至11月累計發送貨物158萬噸。據野象谷站貨運工長趙海林介紹,野象谷站承擔了玉磨線貨運總發送量的三分之一,成為推動區域經濟蓬勃發展的重要助力。

起重車正在將貨物裝車(11月4日攝)。新華網 劉雲 攝

  交通便利帶動資源經濟發展

  中老鐵路上的橄欖壩站設于景洪市動罕鎮東北側,西雙版納的老牌景區傣族園便位于橄欖壩,隨著鄉村旅遊的發展,曼麼等特色旅遊村寨也不斷“出圈”,西雙版納正在打造的康旅項目景洪市國際醫療旅遊先行區也落戶于此。

航拍視角下正在建設中的景洪市國際醫療旅遊先行區(9月14日攝)。新華網 劉雲 攝

  雲南科盛康養産業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助理付威介紹,該項目將與傣族園景區共同形成一個旅遊閉環——遊客遊傣族園,然後到這裏享受康養服務。據介紹,康養服務包括現代醫療、文化運動、健康管理等,其中最核心的是打造以傣藥康養為核心的服務體係。

  “傣醫藥是西雙版納的特色資源,所以未來這裏也是傣醫藥的一個宣傳平臺和科技成果轉化平臺。”付威説,項目所在地具有豐富的景觀資源、獨特的文化資源以及區位優勢,既有臨江的浪漫,還有民族文化的魅力,隨著交通越來越便利,相信這裏未來會成為西雙版納新興的網紅“打卡點”,項目計劃于2024年12月全面開放。

  口岸經濟恢復活力

  在國際聯運方面,中老鐵路自開通至今年11月30日,累計完成進出口貨物634萬噸,其中入境500萬噸,出境143萬噸,僅今年1月至11月,就完成進出口貨物400萬噸,同比增長101%,其中入境322萬噸,出境78萬噸。

  作為邊境城市,除了中老鐵路的助力,西雙版納在口岸經濟發展中不斷彰顯著活力。關累港位于西雙版納動臘縣西部的瀾滄江畔,西與緬甸隔江相望,南與寮國陸路相連,是東南亞各國經湄公河進入我國的第一港,2022年9月15日,關累港口岸正式恢復貨運通關。

  西雙版納海關駐關累辦事處口岸監管科科長蘇明介紹,2023年前三季度,關累港進出口貿易額8.73億元,貿易量8.09萬噸,其中出口7.27萬噸,進口0.82萬噸,其中出口主要為農産品、機電産品、鋼鐵,進口主要為農産品、礦産品、橡膠及制品。今年1月到11月,關累港進出境船舶667艘次。

忙碌的關累港口岸,裝卸工人們正在將貨物裝船(11月3日攝)。新華網 劉雲 攝

  除了頗具代表性的關累港,同樣位于西雙版納的國家級一類口岸打洛是我國通往緬甸、泰國及整個東南亞距離最近的陸路通道,具有面向東南亞國家的廣闊經貿市場和商貿旅遊區位優勢。近期,在打洛口岸的邊民互市申報大廳內,絡繹不絕的邊民通過智能自助申報終端,為自己的貨物進行通關申報。據介紹,邊民互市的管理係統集智能化、自動化、信息化為一體,申報流程簡單、操作方便,從而提高通關效率。今年1月至9月份,打洛口岸的邊民互市進口車輛為3200多輛,出口車輛14000多輛,進口貨值2.7億元,出口貨值4.6億元。未來,邊民互市也將通過一係列舉措助力口岸經濟活力不斷恢復。

打洛口岸邊民互市查驗區,正在進行貨物查驗(10月31日攝)。新華網 劉雲 攝

  以茶産業為主的園區經濟顯優勢

  動海是普洱茶的發祥地之一,如今,茶産業在這片土地上蓬勃發展,以普洱茶精深加工産業為主,綠色食品加工、茶旅康養産業為輔的雲南動海産業園區為當地茶産業發展提供了一片沃土,園區經濟的優勢不斷顯現。

  當前,雲南動海産業園區已入園企業達91家,其中茶企74戶,佔企業總數的81%。走進園區,一棟寫有“數字茶葉”四個大字的大樓格外引人注目,大樓一層有茶葉展區,還有售賣茶葉的直播間,三樓的西雙版納動海茶産業大數據中心正在建設中。

主播正在直播介紹動海茶(11月2日攝)。新華網 劉雲 攝

  動海普洱茶電商産業園副總經理杜汶蔚介紹,西雙版納動海茶産業大數據中心計劃于明年建設完成,旨在為産業園運營提供支撐,更好地服務園區企業,“我們在直播或者是産業運營的過程當中,所有的産品可以通過數字化追溯源頭,保證我們售賣的茶葉品質。”

  當前,“陳升號”“晉德”等知名茶企相繼落戶雲南動海産業園區,在産業聚集區中,各企業在競爭中探索出了適合自身發展的新路徑。動海晉德茶業有限公司供應鏈總監王禮表示,園區將茶企聚集在一起,更加體現了品牌競爭的趨勢,將促進普洱茶産業更好地發展。隨著園區營商環境不斷改善,相信公司未來的發展潛力將更加凸顯。

航拍視角下,動海産業園區正在如火如荼建設中(11月3日攝)。新華網 劉雲 攝

  據了解,自園區成立以來,一個個特色産業和重點項目落地生根。2022年園區工業總産值完成68.56億元,同比增長7.85%;完成規模以上企業工業增長30.77億元,同比增長7.55%。(完)

出品人:韓海闊

監制:李霞

策劃:李寧 康靜

執行策劃:柴靜 劉雲

文字:柴靜

攝影:劉雲 鐘顯富 岩光叫 張寧傑

剪輯:劉雲

海報設計:遊娟

鳴謝

西雙版納州委宣傳部

  相關閱讀:

  【西雙版納新觀察①】經濟持續回升向好 書寫年度“答卷”勁頭足

 【西雙版納新觀察②】“老牌”旅遊城市的新“答卷”

  【西雙版納新觀察④】民族團結奏和音 邊境村寨開出幸福之花

  【西雙版納新觀察⑤】一圖速覽西雙版納州2024年《政府工作報告》

  【西雙版納新觀察⑥】作風革命、效能革命進行時 西雙版納展新貌

【糾錯】 【責任編輯:劉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