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塔什幹11月26日電(記者 李奧)25日,在烏茲別克斯坦科學院遺傳學與植物實驗生物學研究所的試驗田裏,“中烏馬鈴薯高産技術聯合研發基地”進行項目驗收,由青島農業大學專業團隊開展的秋作馬鈴薯栽培田間試驗迎來豐收。

11月25日,在烏茲別克斯坦首都塔什幹,烏茲別克斯坦科學院遺傳學與植物實驗生物學研究所所長納裏馬諾夫(左)和該所高級研究員欽尼庫洛夫展示收穫的馬鈴薯。新華社發(扎法爾攝)
青島農業大學副教授遲勝起介紹,團隊在試驗田共種植4個馬鈴薯品種,採取16個不同的種植技術處理方案。經測産,16個處理方案的平均産量為每公頃34噸,平均産量達到每公頃40噸以上的方案共有5個,其中2個方案平均産量達到每公頃45噸。今年,試驗田周邊普通的秋作馬鈴薯平均産量約為每公頃18噸。

11月25日,在烏茲別克斯坦首都塔什幹,烏茲別克斯坦科學院遺傳學與植物實驗生物學研究所人員在試驗田查看馬鈴薯。新華社發(扎法爾攝)
據介紹,青島農業大學團隊針對當地氣候特點研製出一套“技術組合拳”,應用整薯藥劑拌種技術、標準化精播技術、水肥一體化技術,結合滴灌和遮陽以及改善播種密度篩選優化種植布局的方式,有效提高馬鈴薯産量和品質。
烏茲別克斯坦科學院遺傳學與植物實驗生物學研究所所長納裏馬諾夫&&,烏方希望與中方繼續深化農業合作,着力提高農作物産量並培育抗旱品種。烏方相信,本土品種與中方先進技術相結合將取得豐碩成果。

11月25日,在烏茲別克斯坦首都塔什幹,烏茲別克斯坦科學院遺傳學與植物實驗生物學研究所人員在試驗田收穫馬鈴薯。新華社發(扎法爾攝)
該所高級研究員欽尼庫洛夫説,烏方在農業實踐中應用中方技術已取得顯著成效。這些技術的科學運用不僅保障了高産量,更實現了水資源的高效節約。這對當地農業具有重大戰略意義,期待雙方合作能夠持續深化。

這是11月25日在位於烏茲別克斯坦首都塔什幹的烏茲別克斯坦科學院遺傳學與植物實驗生物學研究所拍攝的馬鈴薯。新華社發(扎法爾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