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德國杜塞爾多夫10月22日電(記者李函林)2025青島-德國經貿合作交流會21日在德國杜塞爾多夫舉行。中德兩國地方政府、工商界和投資機構代表就深化智能裝備、智能家電、高端化工與新材料等領域合作展開交流。
青島市市長任剛在致辭中&&,德國是青島在歐洲最大的貿易對象國和外資來源地,目前累計400多個德資項目落戶青島,總投資超過27億美元。朗盛、蒂森克虜伯、西門子、博世、大眾等德國企業深度融入青島,在自身發展的同時為青島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作出積極貢獻。青島願與德國各界攜手,持續深化交流合作,共同為促進與德國經貿合作注入新的動力。
德國聯邦經濟發展和對外貿易協會主席米夏埃爾·舒曼説:“青島的開放與創新精神,展現了中國經濟的活力和信心。”他指出,中國正加快推動綠色轉型和技術創新,德國的技術優勢與中國的市場潛力高度契合。在全球性挑戰面前,兩國應加強合作,以穩定的産業鏈和開放的市場推動共同發展。
德國北威州國際商務署特別代表蘇珊娜·鮑曼指出,北威州是德國經濟最發達地區之一,也是中國企業進入歐洲的重要門戶。她&&,北威州期待與青島在綠色能源、可持續發展和數字化轉型等領域進一步拓展合作,為中德務實交流注入新動力。
機械設備製造“隱形冠軍”辛北爾康普集團服務業務首席執行官施泰凡·維辛介紹,公司2014年落戶青島中德生態園,青島基地具備完整的生産能力和獨立的工程設計能力,並與德國總部保持緊密協同。“當德國工程精神與中國創新活力結合,就能創造非凡成果。”
與會嘉賓一致認為,雙方應繼續秉持開放、互信、共贏理念,深化多領域合作,不斷拓展中德地方合作深度與廣度,為雙方經貿關係注入持久動力。
【糾錯】 【責任編輯:劉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