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觀察丨“普特會”要來了 俄美兩國有何考量-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08/09 18:38:25
來源:新華網

國際觀察丨“普特會”要來了 俄美兩國有何考量

字體:

  新華社莫斯科8月9日電 題:“普特會”要來了 俄美兩國有何考量

  新華社記者

  美國總統特朗普8日説,他將於8月15日與俄羅斯總統普京在美國阿拉斯加州會晤,討論烏克蘭危機。俄羅斯總統助理烏沙科夫隨後證實了這一消息。

  這將是2021年6月以來俄美領導人首次面對面會晤,也是2019年在二十國集團峰會期間見面後,特朗普和普京再次面對面會晤。

  分析人士認為,俄美領導人同意會面,背後有各自的政治與戰略考量。由於美俄烏三方仍有不小的分歧,俄烏停火恐難一蹴而就。

  會晤安排“不輕鬆”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援引烏沙科夫的話報道説,普京和特朗普將集中討論烏克蘭危機的長期和平解決方案。接下來幾天,雙方將就會晤具體安排進行接洽,“這不會是一個輕鬆的過程”。

  這是8月8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在首都華盛頓白宮的照片。新華社記者 胡友松 攝

  烏沙科夫説,俄羅斯與美國是“近鄰”,兩國領導人在阿拉斯加州會晤“合乎邏輯”。俄方也向特朗普發出在俄羅斯舉行俄美領導人下一次會晤的邀請。

  在俄美領導人同意會晤前,美國中東問題特使威特科夫6日訪俄,與普京會談約3個小時。俄美雙方均對會談予以積極評價,但對具體細節言之甚少。

  據美媒報道,特朗普6日與歐洲領導人通話時説,他打算最快於下周與普京會晤,隨後兩人與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舉行三方會晤。而圍繞是否會舉行俄烏領導人會晤,普京則説,他已多次&&總體上不反對,但“距離創造出那些(會晤)條件還差得遠”。

  俄美各自有考量

  分析人士認為,俄美領導人同意會面,背後各有政治與戰略考量。

  從美國角度看,特朗普政府希望通過與普京的會晤尋求外交成績,從而獲取政治收益。

  特朗普在競選期間聲稱能很快解決俄烏衝突,但就任總統以來一直未能取得實質性進展。當前,特朗普政府試圖借“推動俄烏停火”提振自己在美國國內的支持率。此前威特科夫與普京的會晤,被解讀為對俄方立場的試探。

  8月6日,在俄羅斯首都莫斯科,俄總統普京(左)在克裏姆林宮會見美國中東問題特使威特科夫。新華社發(克裏姆林宮網站供圖)

  特朗普上任以來在俄烏問題上的表態反復無常,甚至一度威脅退出斡旋,被國際輿論形容為“政治真人秀式施壓”。分析人士認為,這種反復無常會讓俄烏對美方失去信任,加劇俄烏停火前景的不確定性。

  對俄羅斯而言,美方制裁對俄經濟造成巨大壓力,與特朗普的會晤或是為了突破制裁圍堵。

  特朗普政府此前曾警告,俄方必須於8月8日前結束俄烏衝突,否則將面臨美方進一步制裁。在威特科夫與普京會談結束後數小時,特朗普政府以印度購買俄羅斯石油為由對印輸美産品徵收額外的25%關稅,此舉也被視為對俄方的進一步施壓。

  英國廣播公司認為,俄方可能希望通過對話避免特朗普政府進一步的制裁措施。路透社稱,在美俄領導人會晤敲定之際,特朗普向俄方發出的“最後通牒”也已到期,美方沒有宣布新的制裁措施,也沒有就此作出説明。

  一次會面難解分歧

  俄美領導人即將會晤已成為國際媒體高度關注的話題。俄羅斯政治學者杜達科夫説,雙方同意會晤具有一定積極意義,但兩國立場仍有較大差異,僅靠一次會面恐難迅速實現停火。

  6月24日,在荷蘭海牙,歐洲理事會主席科斯塔、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北約秘書長呂特和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從左至右)在北約峰會期間共見記者。 新華社記者 趙丁喆 攝

  特朗普8日提到一項實現俄烏停火的和平協議,稱其中可能涉及俄烏雙方“交換一些領土”,但沒有披露更多細節。分析人士指出,特朗普所説的協議是否可行、能否滿足各方需求仍然存疑,停火前景還需觀察。

  多名俄政府人士近日對媒體披露,目前俄方在領土問題上的主張堅定不移。德國卡內基俄羅斯歐亞中心高級研究員塔季揚娜·斯坦諾瓦婭認為,俄羅斯要求烏克蘭保持不結盟和中立地位等目標短期內也不會改變。

  在俄美宣布將舉行領導人會晤後,澤連斯基&&“沒有烏克蘭參與的決定”不會帶來和平,“不會有任何成效”,並&&不會在領土問題上讓步。

  美國的歐洲盟友也陷入焦慮。據報道,特朗普6日與歐洲領導人通電話時&&計劃與俄烏領導人會談,但參與者不包括任何歐洲領導人。美國《紐約時報》説,特朗普視歐洲為“不可信任的對象”,這加深了北約內部裂痕。當前看來,歐洲似乎被排除在俄烏停火談判進程之外。

【糾錯】 【責任編輯:邱麗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