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用翻譯出版搭建中外文化交流的橋梁
2018-08-21 16:43:35 來源: 新華網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新華社北京8月21日電 題:用翻譯出版搭建中外文化交流的橋梁

  史競男、胡夢雪

  “翻譯家是我最尊敬的人。得益于外國經典作品譯介的滋潤,我走上文學的道路;也是因為他們,我的作品翻譯傳播到全世界,有了更多讀者。”日前在京舉行的“2018年中外文學出版翻譯合作研修班”開班儀式上,作家麥家感念地説。

  文學滋養了人類的心靈,翻譯拉近了世界的距離。隨著劉慈欣《三體》、麥家《解密》、曹文軒《青銅葵花》等一大批當代中國文學作品在國際社會受到矚目,“以書為媒”講好中國故事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翻譯的特殊作用愈加凸顯。

  “以文學出版為基礎,以翻譯合作為橋梁,有利于推動國際文學譯介領域溝通,加強優秀文化作品互鑒傳播,增進中外人民相互了解與友誼。”文化和旅遊部外聯局副局長朱琦認為,文學出版翻譯合作既是文明交流互鑒的組成部分,也是中國文化走出去的重要推動力。

  據了解,目前,我國已與50余個國家簽訂“互相翻譯出版對方經典作品”協定;連續實施“經典中國國際出版工程”“絲路書香工程”“中國圖書對外推廣計劃”等項目,成功資助約1萬種中國圖書對外翻譯出版。

  “中國翻譯界整體正處于蓬勃發展階段。”中國翻譯協會常務副會長黃友義介紹,行業調查顯示,2011年,翻譯市場上中譯外的工作量超過了外譯中,達到了翻譯總量的54%,這是中國翻譯史上一個裏程碑式的變化;2014年,該比例進一步上升至60%。

  緬甸翻譯家杜光民,先後將莫言的三部長篇小説《蛙》《紅高粱家族》和《生死疲勞》帶給了緬甸讀者。2015年,他成為“中華圖書特殊貢獻獎青年成就獎”獲獎人。這一獎項是中國出版業面向海外的最高獎,自2005年設立以來,已獎勵了英、法、俄、德、美等44個國家的108位作家、翻譯家和出版人。

  杜光民認為,將中國文學與文化更加豐富、完整、準確、全面地介紹出去,讓讀者能夠看到真正的中國文化以及中國近年來的發展變化,正是他作為翻譯家的責任所在。

  然而,翻譯也面臨著語言習慣、文化認知等方面的不同,有時候翻譯不到位不僅達不到預想效果,甚至産生誤解。“中方譯者的長項是對漢語的深刻理解,外國譯者的長項是能夠用地道的外語表述中國的含義,所以需要不斷加強中外譯者的交流才能解決這樣的問題。”黃友義説。

  國家新聞出版署進口管理司副司長趙海雲認為,就中國出版業而言,從選題翻譯到編輯推廣,強有力、專業化的産業鏈條還沒有形成,國際化道路仍然任重道遠。

  “提高翻譯出版品質,創新交流方式,打造中外作家、出版家、翻譯家的溝通平臺至關重要。”趙海雲説,隨著全球讀者對中國故事的好奇與期待與日俱增,拓寬中外文化思想交流的對話渠道,推出反映時代精神、思想精深、翻譯精良、受各國讀者歡迎的作品,仍舊是我國出版翻譯界共同的期待與追求。

+1
【糾錯】 責任編輯: 施歌
新聞評論
載入更多
昆蟲戲花
昆蟲戲花
朝韓離散家屬在朝鮮金剛山共進晚餐
朝韓離散家屬在朝鮮金剛山共進晚餐
河北武邑:“小小薦書員”讀書薦書兩不誤
河北武邑:“小小薦書員”讀書薦書兩不誤
通訊:“敬佑生命 大愛無疆”——記中國赴黎維和部隊醫師節義診活動
通訊:“敬佑生命 大愛無疆”——記中國赴黎維和部隊醫師節義診活動

010020030300000000000000011100601299371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