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匠人匠心 解密“瑞士制造”之源
2017-01-15 07:00:02 來源: 新華網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新華網北京1月15日電(鞏陽)瑞士,國土面積僅4萬平方公里,略大于中國海南省的陸地面積;資源匱乏,生産生活所需能源、工業原料主要依賴進口,這樣一個中歐小國,卻是世界“創新之國”、“工匠之國”,有12家企業躋身2015年《財富》500強。

  一代又一代的瑞士工匠,用智慧和嚴謹的工藝使“瑞士制造”成為了“高品質”的代名詞。“瑞士制造”背後的秘訣何在?

  很多專家都認為,獨特的“學徒制”職業教育,以企業需求為導向,沒有升學壓力,整個社會尊重職業教育的氛圍濃厚,這為瑞士制造提供堅實的基礎。

  在很多國家,接受高等教育是通向人生金字塔尖的有效途徑。但瑞士不是,接受職業教育同樣可以拿高薪水、受人尊重。在瑞士,年輕人初中畢業後,75%的人會根據自己的興趣選擇職業學校,成為“學徒”。實際上,瑞士從小學開始就十分崇尚“興趣為王,能力至上”的教學理念。

  老師不是高高在上的權威

  5、6名小學生在一位“大哥哥”模樣的輔導員的帶領下做著南瓜燈,他們給南瓜刻上眼睛和一個微笑著的嘴。隔壁班就沒有這麼恬靜了,教室裏擺著成排的架子鼓,一個小男孩在裏面盡情敲打,其他學生則認真聆聽......

  在瑞士東北部沙夫豪森一所小學教室裏,學生們每天自己制定學習計劃,老師根據每位學生的特點教學。

  在瑞士這個創新之都,每人平均專利數全球第一,這與注重培養孩子的興趣和能力密不可分。大部分瑞士的小學很少有考試,即便是成績單也不會提“分數”,上面密密麻麻的,是老師對孩子自理能力、性格成長等各方面的評價,以及對于家長如何指導孩子提出的建議。

  校長説,瑞士的教育特點就是讓孩子自主地學習。老師和學生是那種“沒大沒小”的關係。“老師與學生之間可以無所顧忌的開玩笑,老師在這裏不是高高在上的權威人物。”校長毫不懷疑地説:“我們培養出來的學生不一定比其他學校的學生優秀,但是他們一定更自信,更有獨立思考的能力和創造力。”

  或許正是這種教育理念所培養出來的具有獨立思考能力的學生,讓瑞士成為一個在創新領域笑傲世界的國家。

  上大學不是唯一的出路

  15歲初中畢業之後,87%的中國學生選擇了普通高中。這是中國教育部長袁貴仁在2016年兩會期間透露的數據。但是在瑞士,義務教育之後逾三分之二的學生都會走上“學徒制”這條路。“學徒制”這種學習方法在瑞士傳承了一百余年。通過師徒相授的方式,那些只能意會的制造知識得以傳承,同時這種教育體制也造就了高水準的“瑞士制造”——鐘表、軍刀、精密機床等。

  瑞士的年輕人早早開始探索個人的興趣、潛質,在職業與教育之間自由切換。學徒工瑪蒂·皮爾斯雖然只有16歲,但她卻可以熟練組裝一臺棉花清洗機。到四年的學徒期結束時,她會拿到一張機械工程師的文憑。

  喬爾在初中時就自己造了一塊表,而現在,15歲的他剛剛開始機械師的學徒生涯。他每周三天都會去思德利公司當學徒工,這是一家生産汽車部件的知名企業。除了喬爾,思德利公司還有74名學徒工。在瑞士,有23萬人放棄了全日制高中學校,而選擇了這種半工半讀的雙軌教育。

  “這種雙軌制係統最重要的特點就是將工作與學校學習相結合。”納沙泰爾大學工作與組織心理學研究所助理教授巴巴拉·斯塔爾德説,“許多學生在完成義務教育後,不願再留在學校裏,而是想早日進入職場。這個體係令瑞士年輕人的失業率非常低。”按照2015年的統計數據,瑞士的失業率僅為3.8%,在歐洲所有國家中比例最低。

  世界最大的粒子物理實驗室、萬維網誕生地、健全的金融保險體係與傳承百年的品質腕表都讓人們看到了“瑞士制造”的傳承與創新,也領略了瑞士的“工匠精神”。不得不説,這些成績與“學徒制”教的育模式分不開,瑞士職業教育的成功為“瑞士制造”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點擊查看專題
點擊查看專題

+1
【糾錯】 責任編輯: 鞏陽
相關新聞
新聞評論
載入更多
金秋收獲忙
金秋收獲忙
舞蹈之美
舞蹈之美
摯愛一生 幸福晚年
摯愛一生 幸福晚年
美麗重陽 美麗人生
美麗重陽 美麗人生

010020030300000000000000011199261294455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