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屆國際手法醫學與傳統療法學術會議近日在杭州開幕。本次會議由世界手法醫學聯盟主辦,杭州市中醫院聯合承辦,以“守正創新,推動手法醫學國際化發展”為主題,吸引來自全球近20個國家和地區的500余名專家學者參會,規模創歷屆之最。會議通過高端學術對話、多學科融合與技術創新,為中醫藥高質量走向世界注入新動能。
高端啟幕:凝聚共識共繪發展藍圖
開幕式在莊嚴熱烈的氛圍中啟動。國醫大師韋貴康宣布大會開幕,中國工程院院士朱立國在致辭中提出三項核心原則:堅持傳承創新,深化手法醫學的臨床與科研;堅持開放包容,搭建跨學科國際交流&&;堅持標準引領,推動手法醫學惠及全球病患。廣西中醫藥大學副校長岳桂華指出,本次會議是落實人才強國戰略的重要實踐,旨在通過跨國界交流培養高素質中醫藥人才。浙江省衞生健康委員會二級巡視員肖鋒強調,需加強中醫技術基層推廣與循證醫學研究,促進數字化與傳統療法融合。杭州市政府黨組成員金承濤&&,杭州將借此次大會深化國際合作,助力中醫藥融入全球健康治理體系。
學術前沿:頂尖專家分享創新成果
主題演講環節匯聚手法醫學領域頂尖學者。韋貴康教授提出“手法醫學國際交流回歸分析”,倡導建立標準化國際評價體系。
施杞教授以“中醫骨傷手法傳承與現代研究”為題,解析傳統手法在循證醫學中的科學價值。孫樹椿教授展示清宮正骨流派特色技法,王和鳴教授介紹南少林骨傷流派整脊術,凸顯手法醫學的多元傳承。
創新領域同樣引人注目,蘇友新教授提出“筋骨協同”理論,為脊柱治療提供新思路;費璟昊博士分享AI技術在頸源性高血壓手法治療中的應用,展現人工智能與傳統醫學結合的潛力;來自巴基斯坦的Dr.WaqasArshad則分享了中巴中醫藥合作經驗,凸顯中醫藥“走出去”的實踐成果。
分論壇深化交流:三大主題聚焦行業未來
會議設立“手法傳承與創新”“特色療法推廣”“骨傷專題”三大平行論壇,圍繞手法醫學標準化、技術推廣與臨床難點展開研討,為學者提供深度交流&&。
杭州實踐:專科建設與人才戰略雙輪驅動
作為承辦方,杭州市中醫院展現了手法醫學領域的深厚積澱。醫院通過柔性引進機制設立施杞、韋貴康國醫大師工作室,強化人才梯隊建設。其骨傷科作為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專科,在單側雙通道脊柱內鏡(UBE)技術領域位居全球前列,牽頭成立浙江省UBE聯盟;推拿科年服務患者超6萬人次,以“錢塘中醫正骨”品牌推動適宜技術全省推廣,成為長三角中醫推拿診療中心核心力量。本次會議不僅搭建了手法醫學國際化學術橋梁,更通過多流派技術展示與科研創新,為中醫藥國際化提供了“中國方案”,助力“健康中國”與全球健康目標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