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人總動員"在北京決賽-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09/16 15:30:41
來源:新華網

"機器人總動員"在北京決賽

字體:

  9月14日,由北京市衞生健康委員會指導、北京市醫院管理中心主辦的第七屆科技創新大賽(機器人醫療應用場景)決賽在北京舉辦。本屆大賽緊緊圍繞服貿會“數智領航,服貿煥新”的年度主題,聚焦全球醫療科技前沿領域,充分展現了北京作為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在智慧醫療方面的領先水平和使命擔當。

  北京市衞生健康委員會黨委書記鐘東波強調,醫療機器人,特別是手術機器人已成為衡量一個國家醫學科技創新水平的重要標誌。醫療系統要積極參與醫療機器人研發應用,一是要擁抱創新,充分釋放醫學科技的臨床價值和健康價值;二是要堅守價值,科技創新必須堅持科技向善、以人為本,落實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價值觀;三是要加強協作,機器人研發需要從臨床需求出發,加強醫工結合與協同;四是要完善政策,完善融資、定價、醫保支付等政策,大大釋放技術潛力;五是要勇擔責任,首都醫療機構要做到四個率先,率先提出臨床需求、率先聯合研發、率先提供驗證服務和數據支持、率先推廣應用。

  據了解,本屆決賽突破性實現“機器人全流程參與”,成為國內醫療類科技賽事中的首創之舉。大賽以“機器人醫療應用場景”為核心,呼應國家《“十四五”機器人産業發展規劃》與《“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以前六屆賽事積累的創新生態為基礎,持續推動機器人技術在手術、診斷、康復、護理及醫院管理等核心環節的深度融合與應用突破。復賽階段共吸引來自在京央屬、市屬醫院的92個高水平項目同&競技。經過多輪嚴格評審,最終10個兼具前瞻性與實踐潛力的優質場景項目脫穎而出,晉級決賽。

  在本次大賽現上,一系列機器人創新應用讓人耳目一新。入口處,智能簽到迎賓機器人正有序引導嘉賓完成“無感化”電子入場,流程高效便捷;啟動儀式別開生面,以機器人聯動倒計時震撼開場,科技感瞬間拉滿。

  更令人眼前一亮的是,本屆賽事採用“真人+AI機器人”雙主持組合,在頒獎環節,機器人禮儀員遞送獎牌與證書,動作穩定、配合默契。

  大賽評審團匯聚了臨床醫學、機器人技術、産業代表、媒體代表等多領域專家,從創新性、成熟度、應用價值等多個維度對項目進行全面評估。最終,北京安貞醫院“MIRACQ手術協同機器人”項目斬獲一等獎;北京積水潭醫院“智能化骨盆骨折復位機器人”等三個項目榮獲二等獎;另有六個項目榮獲三等獎。

  北京安貞醫院院長蔡軍介紹,醫院參賽項目本項目機器人是一款深度融合機器人技術、5G通信技術、醫療影像與醫療信息化的創新産品。主要功能是對DSA、超聲、Carto、IVUS、OCT、腔鏡等醫學影像視頻以及手術術野視頻進行接收、傳輸、存儲、顯示及處理。通過智能採集和協作,具備對術中多模態信息進行實時採集與監測的能力,旨在為醫護人員提供臨床診療支持,從而提高手術治療質量,保障患者生命安全。

  作為參與單位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世紀壇醫院的院長張騫在採訪中&&,此次的參賽項目是單孔微創腹腔鏡機器人可彎超聲刀刀頭設計,解決了傳統直柄刀頭在單孔操作中手術範圍受限問題,能更好保護周圍組織、降低熱損傷、準確切除病灶。其次醫院成立的手術機器人微創醫學中心,已獲北京市 AI 輔助機器人培訓資質。

  據了解,北京市醫院管理中心正積極推動高精尖臨床手術機器人與通用型機器人在市屬醫院落地應用。目前,全市已累計對接85款機器人産品,在多個科室試點應用臨床類及通用類機器人。

【糾錯】 【責任編輯:蘭天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