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臨床治愈星光計劃2025年度工作會議舉行-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09/16 15:30:38
來源:新華網

乙肝臨床治愈星光計劃2025年度工作會議舉行

字體:

  9月13日,由中聯肝健康促進中心主辦的乙肝臨床治愈星光計劃(簡稱“星光計劃”)2025年度工作會議召開。會議由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佑安醫院陳新月教授主持,中聯肝健康促進中心主任李明陽、北京清華長庚醫院肝膽胰中心主任魏來教授、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寧琴教授、廈門特寶生物董事長兼總經理孫黎出席並致辭。

中聯肝健康促進中心主任李明陽

北京清華長庚醫院肝膽胰中心主任魏來教授線上致辭

  據悉,“星光計劃”是針對非活動期HBeAg陰性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簡稱IHC人群)的大型公益項目,由中聯肝健康促進中心發起,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佑安醫院陳新月教授和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高志良教授共同牽頭,2022年啟動,3年來已入組患者超過1.5萬例。

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寧琴教授

  IHC人群肝癌風險高,干擾素治療臨床治愈率亮眼

  學術報告環節由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高志良教授、廣西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廖柏明教授、福建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朱月永教授主持,專家學者圍繞乙肝治療及臨床治愈分享最新研究成果與臨床經驗。

  大會介紹,我國約7500萬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但僅有300萬人接受抗病毒治療。IHC人群就是一個常常被忽視的乙肝感染人群,很多人認為不需要治療,但多項研究數據顯示,此類人群長期預後並不安全,發生肝癌的風險顯著高於一般人群。好消息是,研究發現IHC人群有更高的機會獲得臨床治愈,從而有效降低肝癌的發生。

  陳新月教授指出,近年來,指南/專家意見逐步擴大抗病毒治療適應症。為響應世界衞生組織提出的2030年消除病毒性肝炎的目標,踐行擴大抗病毒治療的科學路徑,並探索適合中國國情的臨床治愈方案。

  “星光計劃”啟動以來在乙肝臨床治愈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目前,項目已覆蓋全國28個省市自治區的495家單位。截至2025年8月15日,已篩查患者22830例,成功入組患者15603例,中期數據分析表明,IHC人群(主要為乙肝表面抗原低水平初治人群)基於聚乙二醇干擾素α治療,48周臨床治愈率達31%,累積臨床治愈率超過60%。

  那麼,什麼樣的患者適合加入“星光計劃”?陳新月教授指出,“星光計劃”重點關注乙肝表面抗原<1000 IU/mL的患者(即乙肝表面抗原低水平初治人群),該人群是現階段追求臨床治愈的優勢人群,希望這類患者可積極、規範治療,追求臨床治愈。

  乙肝防治新共識:臨床治愈成公認理想治療目標

  什麼是乙肝臨床治愈?為什麼乙肝患者要追求臨床治愈?什麼樣的乙肝患者可以追求臨床治愈?如何追求臨床治愈?相信這是乙肝患者最為關心的話題。會上,來自全國各地的專家對該話題進行了深入交流。

  中南大學湘雅醫院黃燕教授指出,臨床治愈是目前國內外慢乙肝防治指南公認的理想治療目標,乙肝臨床治愈是指停止治療後乙肝表面抗原持續陰性,伴或不伴抗-HBs出現,乙肝病毒DNA低於最低檢測下限,肝臟生物化學標誌物指標正常。研究發現,實現臨床治愈的患者肝癌、肝硬化風險均顯著降低。

  關於如何實現臨床治愈?太原市第三人民醫院郭瑛教授指出,指南與專家共識推薦基於聚乙二醇干擾素α治療策略追求臨床治愈。在新藥方面,她強調目前新藥實現真正臨床治愈率為0%,且復發率較高,聯合聚乙二醇干擾素α治療可能是實現真正臨床治愈且持久性佳的關鍵策略。

  據介紹,我國開展的臨床治愈研究項目已覆蓋慢乙肝全人群,除了“星光計劃”關注的IHC人群,其他人群也有着較高的臨床治愈率。研究顯示基於聚乙二醇干擾素α治療,核苷經治優勢人群48周臨床治愈率達30%以上,慢乙肝兒童48周臨床治愈率近25%,慢乙肝孕婦産後48周臨床治愈率超40%,谷丙轉氨酶正常的HBeAg陰性慢乙肝患者48周臨床治愈率達35.8%。

  熱點探討環節由廈門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薛秀蘭教授、山東省公共衞生臨床中心李曉迎教授主持,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何英利教授、成都市公共衞生臨床醫療中心朱麗教授、南昌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熊英教授、成都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陳婧教授等專家圍繞抗病毒治療、臨床治愈與安全停藥、患者管理、中西醫結合等話題各抒己見,展開了熱烈而深入的交流。

  最後,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佑安醫院鄭素軍教授對本次會議進行總結。他呼籲加強合作交流,共同推動“星光計劃”取得更大突破,為我國乙肝臨床治愈事業的發展注入新的活力,為廣大乙肝患者帶來新的希望。

【糾錯】 【責任編輯:蘭天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