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ayer.v.news.cn/api/v1/getPlayPage?uuid=1_1a20e72966714fc295a9d816818dc691&playType=2&src=//vodpub2.v.news.cn/publish/yhaudio/20211109/ebca3e42-6a0e-434e-98d9-87e5921aeab5.mp3
和我一起讀課文裏的新華社名篇:別了,“不列顛尼亞”
2021-11-09 11:21:35

十三屆全國青聯副主席
霍啟剛: 這裡是新華社“新華FM”發起的“和我一起讀課文裏的新華社名篇”,我是領讀人霍啟剛。我今天和大家一起讀的是《別了,“不列顛尼亞”》。
在香港飄揚了一百五十多年的英國米字旗最後一次在這裡降落後,接載查爾斯王子和離任港督彭定康回國的英國皇家游輪“不列顛尼亞號”駛離維多利亞港灣——這是英國撤離香港的最後時刻。
……
1997年7月1日的香港政權交接儀式吸引了世界各大媒體的目光。為了記錄下這一盛事,四位新華社記者通力合作,真實、準確地描繪了這難忘的時刻。這篇名為《別了,“不列顛尼亞”》的特寫消息多次入選中學語文課文,讓人在感受文字之美的同時,也銘記這歷史性的時刻。
汽笛聲
時鐘回撥。19世紀40年代初,一萬多英國遠征軍的入侵,迫使有80萬軍隊的清朝政府割地賠款、割讓香港島。鴉片戰爭之後,中國更是一次次被領土幅員和人口規模都遠遠不如自己的國家打敗,九龍、“新界”也在那個時候被迫離開了祖國懷抱。那時的中國歷史,寫滿了民族的屈辱和人民的悲痛。 新中國成立後,中國共産黨人把完成祖國統一大業作為自己的歷史重任。1982年9月,在會見英國首相撒切爾夫人後,鄧小平這樣説:
鄧小平: 我跟她説的,主權問題是不能夠談判的。中國1997年收回(香港)的問題是不能談判的。
鄧小平創造性地提出“一國兩制”科學構想,並首先運用於解決香港問題,向全世界展現了中國共産黨人對國家民族的責任擔當與改寫歷史的非凡氣魄。
《我的中國心》
1984年除夕,香港歌手張明敏以一曲《我的中國心》,一夜之間紅遍大江南北。那一年6月,鄧小平在會見香港知名人士時,提出了那段著名的論斷:“‘港人治港’有個界線和標準,就是必須由以愛國者為主體的港人來治理香港。”也是在這一年,《中英聯合聲明》簽署。
香港政權交接儀式
1997年7月1日零時零分,鮮艷的五星紅旗伴隨着莊嚴的《義勇軍進行曲》,在香港會展中心高高飄揚。從這一刻起,中國政府對香港恢復行使主權, “一國兩制”偉大構想在香港邁出歷史性一步。 回想起那一刻,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時任香港臨時立法會主席的范徐麗泰感觸良多:
范徐麗泰
當時我們的解放軍跟英軍在&的兩邊操出來,我們看到解放軍是精神抖擻啊!總而言之,每一步踏出去都是有力的。回歸了之後,我們就是國家的一部分,也可以“港人治港”。我們就不再是個殖民地,不再是在英國人統治之下的殖民地的人民,而是一個堂堂正正的、住在香港的中國人。
為了見證這歷史性的一刻,當時正在海外留學的霍啟剛特地跟學校請了假。
霍啟剛
我提前跟學校申請了,就是説提前放假回來香港,可以親眼見證歷史性的一刻。當時我記得下着大雨,但是我相信我跟所有的香港市民都是一樣,心裏的感受是非常地熱血沸騰,也是多麼的驕傲。
領讀人和香港蘇浙小學學生
在新一天來臨的第一分鐘,五星紅旗伴着《義勇軍進行曲》冉冉升起,中國從此恢復對香港行使主權。與此同時,五星紅旗在英軍添馬艦營區升起,兩分鐘前,“威爾士親王軍營”移交給中國人民解放軍,解放軍開始接管香港防務。
……
從一八四一年一月二十六日英國遠征軍第一次將米字旗插上港島,至一九九七年七月一日五星紅旗在香港升起,一共過去了一百五十六年五個月零四天。大英帝國從海上來,又從海上去。
香港蘇浙小學學生 郭子軒
我對最後一段的數字印象非常深刻。自從英國走後,香港便開始了光明的未來。香港是中國的一部分,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香港蘇浙小學學生 許詩雯
當我讀到在新一天來臨的第一分鐘,五星紅旗伴着《義勇軍進行曲》冉冉升起,那一刻我很激動,因為香港回到了祖國的懷抱。
港島添馬艦,新舊香港的歷史交匯地。這裡曾是殖民統治時期英軍的海軍基地,而今,特區政府總部大樓和立法會大樓建築群拔地而起。“門常開、地常綠、天復藍、民永係”的設計概念,凸顯“港人治港”的城市新姿態。
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 林鄭月娥
無論香港面對順境或逆境,困難或機遇,中央始終是保持香港繁榮穩定的堅強後盾。
《東方之珠》
1997年,香港GDP為1.34萬億元人民幣;2020年,香港GDP已達2.41萬億元人民幣。在“一國兩制”制度優勢下,“東方之珠”歷經波折仍熠熠生輝。
香港特區政府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 邱騰華
為什麼有9000多家外國公司,每年都堅持將香港作為他們的區域總部、辦事處,或者落腳點呢?也基於他們看得到香港有獨特優勢。這些優勢是國家賦予我們的,我們需要將這些優勢發揮得淋漓盡致,讓我們既不辜負國家給我們的責任,也凸顯我們可以對國家的貢獻。
香港好,國家好;國家好,香港更好。而“一國兩制”是香港的最大優勢所在。 從制定實施香港國安法到完善香港特別行政區選舉制度,隨着“一國兩制”深入貫徹和健康發展後勁不斷增強,“一國”之本得到鞏固、“兩制”之利更加彰顯。
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 林鄭月娥
我比任何時候都對香港更有信心,更肯定,香港可以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在國家邁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的進程中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
時代大潮浩浩湯湯。中華民族奮進追夢的宏大敘事波瀾壯闊。“一國兩制”實踐的“香港故事”,必將更加豐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