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節,讓大眾認識記者 讓記者激勵記者
84年前的今天,范長江等人領導的中國青年新聞記者學會
(即中國記協前身)在上海成立
為了紀念這個特殊的日子
記者節定在每年的11月8日
圖為電視劇《覺醒年代》中毛澤東(正面)與邵飄萍(背影)討論“鐵肩辣手”(圖片係電視劇截屏)
面對大事情、大趨勢
好記者能發現真相,針砭時弊
1919年5月3日晚《京報》社長邵飄萍
在北大紅樓第一個演説
講述巴黎和會上中國外交失敗的經過和原因
靠“鐵肩辣手”喚醒民眾
他演講17個小時後,改寫中華民族歷史的五四運動爆發了
電視劇《覺醒年代》中
毛澤東對邵飄萍説:
“‘鐵肩辣手’
‘鐵肩擔道義,辣手著文章’
先生,我從這個‘辣’字,
可以看到您對真理的執著和對信仰的堅守。”
圖為邵飄萍簡歷(圖片來自中國記協網)
邵飄萍回應:
“這四個字,就是我的新聞觀。
作為記者就應該有這樣的操守,
潤之啊,
我們一定要伸張正義,崇尚思想,
同時呢,要不懼生死,去喚醒民眾,
這才是我們的操守和品性。”
馮玉祥將軍曾由衷地讚嘆:
飄萍一支筆,勝抵十萬軍!
好記者還應該
關注民生
體察民眾疾苦
為基層幹部群眾鼓與呼
圖為穆青(右)與農民科學家吳吉昌(左)
新華社原社長穆青
最鍾愛、寫得最多的四個字是——
勿忘人民
圖為穆青的書法作品
他説,人民群眾應作為新聞報道的主體
“人民記者”穆青與同事共同寫出了傳世佳作
《縣委書記的好榜樣——焦裕祿》
《為了周總理的囑託——記農民科學家吳吉昌》等新聞名篇
圖為范長江簡歷(圖片來自中國記協網)
曾在新華社長期工作的范長江説過:
“一張報紙,一個記者,
其基礎在群眾,前途也在群眾。”
獲得曾以他名字命名的范長江新聞獎
是中國記者的至高榮譽
好記者
要做時代的預警者
就要看見大眾不容易看到的事情
察覺到大眾不容易想到的問題
當新冠疫情來臨
新華社湖北分社熊琦説:
用新聞破除恐懼,給讀者勇氣和希望
去看見大家平時沒有那麼容易看見,或者説需要看見的事情。
湖北日報社柯皓説:
鏡頭既是我的武器,也是我的眼睛。
北京日報賈曉宏説:
衝鋒在一線,是記者天職。
圖為白岩松接受採訪(照片係採訪視頻截屏)
白岩松這樣評説記者職業
“想想你這個職業叫什麼名字,
叫記者,
多簡樸,
要多説中要害。
你是記錄的人,
如果天天頭腦發熱,
按自己的腦子去記錄,
不客觀,不理性。
把《新聞聯播》變成散文聯播,
將來人們怎麼去在歷史的廢墟當中考古?
能拿到什麼樣真實的東西?
所以對記者這個行業來説,
一定要不那麼搖擺,
要冷靜一點,傻一點。”
記者責任重大
所以必須理性、客觀
必須善於調查研究
有四句話是説記者責任的
“筆下有財産萬千,
筆下有毀譽忠奸,
筆下有是非曲直,
筆下有人命關天”
好記者應該時常用這四句話來提醒自己
11月8日
是一個讓大眾認識記者的日子
一個讓記者激勵記者的日子
監製:馬軼群 董博越
作者:劉君
主播:李坤
音頻製作:朱李傑
資料:周雪晴
一讀:武文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