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味煙火激活文旅消費新動能-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09/15 09:34:36
來源:經濟日報

川味煙火激活文旅消費新動能

字體:

  “今年夏天賣得最火的就是‘青銅啾’和‘陶陶豬’毛絨玩偶。”四川省廣漢市三星堆博物館文創店負責人宋克花説,“青銅啾”原型是銅神樹花蕾立鳥,其萌胖造型深受年輕人喜愛。文創店還推出粉啾啾、白啾啾等不同色系“神鳥啾啾”系列産品,單日平均銷售超800個,全網累計銷售超30萬個。

  火熱銷量的背後,離不開三星堆博物館以“景區+文創”推動文旅融合發展、打造新消費場景、培育新消費增長點的探索。“我們採取博物館和文旅公司協同開發的模式,博物館提供文化資源,文旅公司聚焦市場轉化,形成優勢互補的産品開發體系。”廣漢三星堆博物館景區管理委員會産業發展部部長何清告訴記者,目前三星堆博物館有100多家供應商,産品品類30%的年更新率也對參與製作文創産品的生産商和設計師提出了更高要求,倒逼其不斷提供新創意,持續點燃游客購買興趣。

  四川擁有悠久的歷史文化和豐富的旅游資源,為文旅融合發展提供了深厚基礎。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廳二級巡視員呂志軍説,今年以來,四川省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持續推動文化和旅游的深度融合,&&《四川省文旅融合新場景項目實施細則》,加快紅色文化游、工業農業游、康養銀發游、研學研修游、會展博覽游等新場景建設,對優質文旅融合新場景項目加大支出力度,為游客提供更加多元的消費場景、更加豐富的消費體驗。

  夜幕降臨,華燈初上,波光粼粼的錦江江面,一艘艘船隻蜿蜒穿行其上。如今,看一場美輪美奐的光影秀、聽一曲悠揚的《江上清風游》,“夜游錦江”成為不少游客的選擇。

  “夜游錦江”項目營銷負責人楊苛介紹,該項目串聯起沿江的商業、文化、旅游等多元業態,創新構建“水、岸、街、坊、船”五位一體的消費新場景。游客不僅能在船上沉浸式享受美景,還能選擇特色主題餐飲、旅拍、主題游線等多樣化服務;下船後,還可沿岸探訪碼頭特色市集、文創空間與主題餐飲。

  “夜游錦江”項目推出以來,迅速成為成都夜間旅游新地標。“今年‘夜游錦江’項目區域已接待游客約290萬人次,實現營收約2488萬元。”楊苛稱,水岸聯動,串聯起夜經濟生態圈,有效延伸了消費鏈條,豐富了夜間消費場景。

  今年以來,位於四川宜賓的李莊古鎮景區以“景城融合、文旅創新、農旅共生”為核心路徑,圍繞不同季節特色策劃超千場主題活動。“我們希望通過深度體驗讓游客更好感受到李莊文化魅力,留下一份獨特的‘李莊記憶’。”李莊古鎮投資運營方宜賓翠旅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盧瑞興説。

  在德陽綿竹年畫村,非遺的“破圈”為文創帶來廣闊空間。記者看到,千年綿竹年畫已突破熟宣紙的束縛,裂變為刺繡年畫、金絲年畫、陶板年畫乃至年畫傘、年畫酒、年畫家裝等千余種文創産品,布藝系列更獲評“天府旅游名品”。

  綿竹市孝德鎮緊握“農文旅融合”鑰匙,年畫産品年銷3000萬元,餐館民宿、採摘研學蓬勃共生。孝德鎮文旅發展中心負責人何艷青告訴記者,今年上半年,孝德鎮接待游客66萬人次,旅游收入2.3億元。“到了綿竹就是年”的IP,正把“紙上吉祥”變為“産業興旺”。

  在南充六合絲博園,坐上蒸汽觀光小火車,到劍桿織綢車間看生産,體驗絲綢扎染非遺藝術之美。“六合絲廠是目前國內唯一保存完整的、規模較大且至百年來從未間斷生産的絲綢工廠,是中國近代工業史的見證者,更是中國絲綢發展史的參與者。”四川南充六合(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林森介紹,近年來,六合絲博園以“工業為核、文化為魂、旅游為翼”,走出一條“工文商旅研”深度融合發展之路。

  六合絲博園在原有工業生産基礎上,將原老舊破的六合院、絲二廠俱樂部、汽車維修站、生産車間、鐵軌運輸通道等10余處歷史建築,改造成廠史展陳館、演齣劇場、非遺織染展演基地等,讓歷史建築煥發新生機。結合南充絲綢文化以及六合絲廠的百年廠史,打造一台大型雜技情景劇《東方絲源》,讓游客沉浸式感受絲綢魅力。2024年,園區共接待游客120.3萬人次,旅游綜合收入達13.6億元。其中,六合集團旅游收入7000萬元,更帶動5萬餘人次研學實踐。

  文旅融合打造消費新場景,新場景激發消費新活力。呂志軍告訴記者,今年上半年,四川省共接待游客6.82億人次,游客總花費9125.05億元,文旅産業對經濟增長的拉動效應持續凸顯。(記者 楊忠陽 潘卓然 尚 咲 丁振乾)

【糾錯】 【責任編輯:徐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