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長江之歌”從湖北唱響-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4 05/16 09:16:23
來源:湖北日報

新時代“長江之歌”從湖北唱響

字體:

  “你從雪山走來,春潮是你的風採;你向東海奔去,驚濤是你的氣概……”

  長江,我國第一大河流,造就了從巴山蜀水到江南水鄉的千年文脈,是中華民族的代表性符號和中華文明的標誌性象徵。

  作為長江之“腰”,湖北是長江徑流裏程最長的省份,長江把她最美、最長的岸線留給了湖北。近年來,湖北積極推進長江岸線生態修復工程,持續改善長江水質與生態環境,山更青了、水更綠了、“江豚微笑”頻頻出圈……

  在挖掘長江文化內涵,加強長江文化遺産的保護和傳承方面,正如湖北喊出的那句口號——“知音湖北,遇見無處不在”,湖北將豐富多彩的長江文化、荊楚文化與一場場文旅活動有機結合,通過舉辦長江文化節、“知音湖北,遇見花開”賞花季、“知音湖北,遇見書香”讀書會等群眾喜聞樂見、接地氣的文旅活動,讓長江文化、荊楚文化響徹海內外……如今,湖北正以長江為軸,在新時代的偉大征程中唱響雄渾壯麗的新時代“長江之歌”。

  歷久彌新,續寫文化傳承新樂章

  “您可能以為這是大海,是汪洋吧?不,這是崇明島島外的長江!”“您可能會聯想到長長的飄帶、潔白的哈達?是啊!多美喲!這也是長江!”隨著《話説長江》的經典旁白響起,多少人的思緒被拉回到20世紀80年代。在4月24日舉行的“知音湖北,遇見書香”讀書會上,著名主持人、大型電視紀錄片《話説長江》主持者陳鐸、虹雲,《長江之歌》詞作者胡宏偉與湖北省文化和旅遊廳黨組書記、廳長李述永一起話説長江,講述長江的“變與不變”。

  “湖北為長江文化傳承作出了重要貢獻。40年前的《話説長江》,把古老的長江文明介紹給了大家。40年後的今天,湖北等長江沿線省份又把一個充滿活力的長江展現在世界面前。”説起長江和湖北,陳鐸想到的是源遠流長的長江文化與荊楚文明。在他看來,在湖北,俞伯牙遇見鐘子期、劉備遇見諸葛亮、李白遇見孟浩然、蘇軾遇見黃州、崔顥遇見黃鶴樓……風姿萬千的自然奇觀與燦若星漢的歷史文化都在湖北遇見。

藍天白雲下的黃鶴樓公園

  “遇見”固然美好,“傳承”更顯擔當。如陳鐸所言,長江文化的歷久彌新少不了湖北省長久以來對于長江文化的保護、傳播與創新,也正因如此,影響著一代又一代人的“長江之歌”才能在長江湖北段沿岸久久傳唱不息。2021年底,長江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正式啟動,作為中央確定的長江國家文化公園建設重點省份之一,湖北積極響應國家關于全面推進長江文物和文化遺産係統保護的號召,致力于建設長江國家文化公園,努力譜寫新時代“長江之歌”。

  “深入發掘長江文化的時代價值,推出更多體現新時代長江文化的文藝精品。”在2023年10月12日召開的進一步推動長江經濟帶高品質發展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再一次強調“長江文化”,並對長江文化的傳承發展作出指示。而湖北作為長江徑流裏程最長的省份,也擁有屈家嶺文化、石家河文化、盤龍城遺址等一批燦爛文化,傳承長江文化、荊楚文化,湖北義不容辭。

  “長江文化節”“屈原故裏端午文化節”“相約春天賞櫻花”暨湖北最美賞花季……湖北沿著總書記指引的道路,通過舉辦一係列長江文化品牌活動,充分展現了長江文化的豐富內容。這些活動通過“寫長江”“畫長江”“唱長江”等多種形式,讓擁有千年歷史的長江文化和長江文明在楚大地上歷久彌新,進一步提升了長江文化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出江入海,翻開文化傳播新篇章

  在“知音湖北,遇見書香”讀書會的訪談環節中,陳鐸表示由于職業原因,他走過很多地方,經過大江南北,去過五湖四海,遇到過很多美好,如果一個地方能稱作知音的話,首選是湖北。湖北素有“九省通衢”之稱,四通八達的水陸交通在為湖北帶來形形色色的商業群體的同時,也促成了多元文化在此交匯。因此,湖北不僅是多元文化的匯聚地,更是展現荊楚文化、長江文化、中華文化的窗口之一。

晚霞映襯下的武漢長江大橋

  3月20日,“相約春天賞櫻花”暨湖北最美賞花季啟動儀式上,湖北省17市州文旅局的相關負責人將一封封定制明信片投放進櫻花郵筒中,這些明信片承載著好客湖北對國內外遊客的誠摯邀請“飛”向遠方;4月19日,263件(套)湖北珍貴文物跨過大洋,亮相美國“鳳凰故國——青銅時代湖北曾楚藝術展”;5月6日,第31屆阿拉伯旅遊展上,湖北的秀美風光與悠久的人文底蘊在異國他鄉大放異彩,收獲一眾海外“粉絲”……

  除了主動走出去,向全球知音展現湖北風採、長江文化外,湖北更是主動邀請全球賓客來大美湖北,欣賞荊楚山水之美,感受荊楚文化、長江文化的博大精深。在3月29日舉行的“湖北文旅全球推介會暨百家旅行商洽談會”上,湖北省文化和旅遊廳發布了“2024湖北國際青年旅行者知音之約”英雄帖,邀請全球的青年才俊共賞荊楚美景,品味地道美食,探訪名勝古跡,經過選拔的優秀代表將受邀參加今年金秋舉行的“國際青年旅行者之約”盛會,共同體驗湖北的歷史文化。一帖“英雄帖”為湖北旅遊的國際化發展與湖北文化、長江文化的傳播注入了新的活力與動力。

  近年來,湖北緊緊圍繞“一帶一路”建設,積極搭建對外文化交流平臺,組織開展係列對外文化交流活動,推動荊楚文化、長江文化、中華文化走出國門、走向世界。

  水清岸綠,繪就長江湖北段新畫卷

  “1998年我才第一次來到湖北,實地領略長江的壯美和遼闊。後來我又多次來湖北,每次都有不一樣的體驗。”談及來湖北的經歷,《長江之歌》詞作者胡宏偉表示每一次來到湖北看長江,都有不一樣的體驗,這些體驗不僅是長江與長江兩岸越來越美的面貌,也是長江湖北段日新月異的社會經濟發展。

氣勢磅薄的三峽大壩

  近年來,在“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指導思想下,湖北全力打造長江最美岸線,奮力譜寫新時代長江生態文明建設的新篇章,實現長江岸線的綠色發展。

  為確保一江清水向東流,宜昌市用“關改搬轉綠”破解“化工圍江”;荊州市做好“水文章”,答好流域綜合治理必答題,走出一條流域治理“生態+”模式融合村鎮資源特色的綠色發展之路;在武漢,以民生改善的生動實踐回應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騎行在鬱鬱蔥蔥的武漢東湖綠道,領略秀美湖光山色,呼吸清新空氣……棚戶區改造和良好的生態環境成為實實在在的民生福祉。

  通過一係列生態保護措施,湖北使長江岸邊原本無人問津的荒野灘涂“蛻變”成為水草豐美、遊人熙攘的江邊公園;在精心謀劃下,一個個凝聚著長江文化、荊楚文化精華的節慶活動將文脈傳承;經歷了“關改搬轉”,長江兩岸水清岸綠,曾經礙眼淩亂的違規碼頭消失無蹤,“水清岸綠,江豚逐浪”成為長江湖北段的常態,長江湖北段的生態文化成為奏響新時代“長江之歌”的重要音符。

  文旅賦能,書寫高品質發展新答卷

  “千百年來,長江流域以水為紐帶,連接上下遊、左右岸、幹支流,形成經濟社會大係統,今天仍是連接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紐帶。”“積極推進文化和旅遊深度融合發展,建設一批具有自然山水特色和歷史人文內涵的濱江城市、小城鎮和美麗鄉村,打造長江國際黃金旅遊帶。”2023年10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江西考察時多次提到長江與文化旅遊融合發展,作為擁有長江最長岸線與燦爛文化的省份,湖北責任在肩。

遊船駛過秀美的長江三峽

  如何將文化與旅遊串聯?又如何將長江文旅、湖北文旅打造為連接世界的紐帶?湖北交出了一份高分答卷。“湖北文旅全球推介會暨百家旅行商洽談會”上,來自法國、韓國、馬來西亞等15個國家及地區的國際旅行機構代表見識到了雄偉壯闊的三峽風光、雲蒸霞蔚的武當山、神秘瑰麗的神農架、古色古香的黃鶴樓等一批湖北長江沿岸與湖北各都市圈的自然人文景觀,各國與會代表紛紛對湖北濃厚的人文底蘊與得天獨厚的自然風光讚嘆不已,並表現出與湖北文旅合作的濃厚興趣,紛紛簽約合作。

  通過這一場面向世界的洽談會,湖北文旅不僅實現了“走出去”,也為湖北經濟發展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好處,預計2024年湖北旅行社接待入境遊客數量將比去年增長30%,組接國內遊客比去年增長500萬人次。

  講好長江故事、湖北故事,不僅要線上下做功夫,更要線上上搞創新。近日,湖北便憑借一場係列直播在互聯網上“火”了一把,成為廣大網友心中的“詩與遠方”。

  “一城花海,兩江粉黛,三鎮繽紛,櫻花滿枝,落地成詩,如煙如霞,美到極致。”“清晨的花香、傍晚的夕陽、撲面而來的清爽,這裏的每一個瞬間,都足以值得我們來這人間一趟。”這些讀之令人倣佛身臨其境的文字是董宇輝在“與輝同行湖北行”期間向廣大網友推介湖北文旅時的詩意描述,廣大網友通過直播鏡頭與講解,真切感受到千年荊楚文化、長江文化的博大精深。

  除了線上直播與文化講解,“與輝同行湖北行”還開啟了特産帶貨環節,為網友帶來了一場荊楚美食盛宴。熱幹面、荊州魚糕、蓮子、武昌魚……一批批極具荊楚特色的土特産品紛紛亮相直播間,在為期五天的“與輝同行湖北行”活動期間,各類湖北土特産銷售單量總量達到了342萬單,平均每天成交68.4萬單,切實拉動了湖北各市的文旅與鄉村産業消費。

  “你用純潔的清流,灌溉花的國土。你用磅薄的力量,推動新的時代……”豪邁深情的《長江之歌》凝聚了中華兒女對于中華母親河的無限深情以及對燦爛長江文化的讚美。在新時代,湖北扛起振興長江經濟帶,促進經濟社會加速發展的重擔,久久為功,砥礪前行,讓新時代“長江之歌”從美麗富饒的長江湖北段再次唱響。

【糾錯】 【責任編輯:韓攀】